李自成已经无法镇得住,他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而又不得不做的决定,那就是放弃北京城,回到西北继续打游击。
在他率军离开京师的那一天。城中百姓官吏似乎都松了一口气,因为对于这个号称“吃他娘喝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人,似乎他并没有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城中无论是士绅官吏,还是普通百姓,都对大顺政权没有任何一丝的好感。
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已经让人们厌恶到了极点,只不过当初敢怒而不敢言罢了,如今这座瘟神终于自己不轰自去了。
李自成和他的一帮文武官员们离去的时候,心中无限的悲怆。就在当初,他们在西北一路所向披靡的来到大明皇城之下,斩杀了最后的防御军队。把崇祯皇帝逼的景山自缢,那是何等的英雄豪气。
可是现在,一切却总被雨打风吹去。李自成灰溜溜的离开了这座给他带来无上荣光和身后传奇的城池,从此以后风光不再,从此以后,大顺也成为历史上的昙花一现。
李自成终于在这里退出了,多尔衮没有想到,还拥有四万兵力的李自成,为何就这样轻易的放弃了。为王者不以胜而骄,不以败而燥,仅仅守了三个月就弃城而走的人,怎么能够成就霸业呢。李自成这个人终究是英雄气短,不算英雄啊。
对于已经在城内退出来的李自成,多尔衮一点都没有客气,他马上部署了兵力,在李自成撤往西北的道路上一路追击。
相对于李自成来说,清军的兵力是绝对优势的。以十万优势兵力,士气满满,追逐四万溃兵,这样的战斗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而且多尔衮也深谙兵法,他在这一路之上,一路打有没有穷追猛打,偶尔让大顺军感到有一丝希望,却忽然又让他们见到死神降临。就这样,追击八百里,斩首万余级。闯军的士兵,至此士气已经彻底崩溃了。
清军一路追下来,就这样,一路追一路打,偶尔不打,偶尔又打,这样把大顺军像耍猴一样玩弄于鼓掌之中。李自成已经完全没有了底气,也没有了脾气,昔日英勇无敌的闯王,此刻像是一个归宿的懦夫一样,只求平安无事,他已经不敢和清军正面硬刚一路逃了下去。
再往前走就是南京的地盘儿了,前面驻守着所谓的江北四镇,兵力十分的雄厚。到了这里,多尔衮就不打算继续追击了,因为他毕竟不想和南明的军队在这个时候产生正面的交锋,因为在三个月的围城过程中,他的士兵也已经疲惫不堪。如果这个时候江北四镇忽然发难,说不准会在对战中吃亏,多尔衮现在打李自成已经比较累,不想和明军再有什么其他的纠缠。
所以走到这里的时候,多尔衮就撤军了,但是也没有彻底回撤太远,他只不过是撤回三十里外,就地扎营休整。因为这个时候,如果李自成在前方和江北四镇发生了冲突,那么他们就会狗咬狗一嘴毛。如果李自成和江北四镇没有对战,但是受到了前方军事实力的威胁,他就会退回来,到时候就在这里以逸待劳,继续揍他。
这把算盘打的实在是太过于精明,但是他没有想到,李自成竟然就这样逃脱了他的伏击线。因为江北四镇太过于保存实力,对于扑面而来的李自成,本来是一个完全很好的歼灭机会,但是他们没有动手,让李自成顺顺当当的在他们的防区里过去了。
江北四镇里的其中一镇,就是李自成的老熟人高杰,这个时候高杰已经是南明朝廷的伯爵了。对于李自成,他自然说不上有见到故人的欣喜。
甚至他想要把这个昔日的老上司,老熟人和老乡就此置于死地,而且高杰的兵在江北四镇里也算得上是实力大的,他拥有六万精兵,而这一路下来,李自成也只剩下了三万疲惫之卒。
但是,果然是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海参倒比虾仁贵,虾仁四十买一斤。昔日李自成逃走的小妾邢氏现在已经成为高杰的诰命夫人。高杰算得上是一个十分靠谱的人,他带走了邢氏之后并没有委屈她,而是把他立为自己的正式夫人。
邢氏毕竟觉得自己对不起李自成一般。面对高杰的排兵布阵,他作为一个妇人并不好多说什么。她对高杰说,已经算是对不起李自成了,这个时候不妨放他一马,江北四镇的其他三镇也保存实力,高杰本人也犯不上去和李自成应聘。
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再者说如果这个时候攻击李自成,他毕竟还有三万余人,如果打下去高杰的实力也会受损。
对于邢氏的话,高杰还是很听从的,所以他放弃了攻击李自成的机会,收兵防御。李自成虽然不明所以,但是这对他来说至少是一个好事。
第90章 四镇放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