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在问其他谋士的意见,既然何洛会定了一个调子,大家的意见也就相同了,所以这个事情最终定了下来。出兵中前所是迟早的事,主要是什么时候出兵,主将又是谁?不能每一次出兵都要王爷亲征。
中前所内的凌小云现在并没有什么危机感觉,但是他也知道,他在吴三桂和多尔衮的夹缝之中,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想要安稳的生存下去,那么他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让自己不断的继续强大起来。
足够的军械设施,坚固的城墙,强大的战斗力,稳定的后勤保障,以及牢不可摧的精神支撑。
凌小云派往西北的史逸文,现在还没有传回任何的消息,但是南京方向却又来了一名使臣,此人是马士英的儿子马步余。
这一次他还是代表着南明的朝廷来宣凌小云入朝,毕竟之前弘光皇帝也已经给了凌小云一个十分足够的面子,那就是把他的恩师李仲章放归。
现在李仲章仍然在中前所休息,没有给他安排任何的职务,并不是担心他要插手军政事务,而是觉得先生实在是太过于劳累了,不能因为一些繁杂的琐事来让他劳心费神。
而李仲章自己也是十分的欣慰的,他经历了亡国之痛以后,对于争名夺利的事早就已经很淡了。
马步余来到中前所之后,和凌小云相见,展开弘光皇帝的圣旨正要捧读,凌小云忽然对他说:“打住吧,这位使臣,我不是你福王政权的臣子,你的圣旨在我这里读不着。我这里全城上下,军民百姓仍然奉行的是崇祯正朔。福王朝廷对我们来说现在还没有被认可,除非像我之前和高杰兄说的那样,只要是我确定三位皇子已经不幸遇难,到时候大明国作祚没有继承,我自然会像弘光臣服,可是现在我仍然不能接受。你老兄还是先自离去吧,免得到时候说起来,怪我凌小云不讲情面。”
这番话,把马步余堵得死死的,他讪讪的收起来圣旨,对凌小云说:“老兄何必如此的固执,崇祯皇帝也好,弘光皇帝也罢,那不过是朱姓江山自家的事情,你我只不过是外臣罢了,为何如此较真呢?我此番受到皇上的差遣,前来招纳老兄,也是因为皇上信得过你。不然的话,怎么会三番两次只顾你而不顾他人呢。”
凌小云呵呵一乐说道:“尊使,怕你说的不是实话吧,如果说我凌小云只是一名无名小军官,手底下不过二三百人,那个时候怕是皇帝对我没有兴趣,因为我没有利用价值嘛。现在之所以说皇帝对我有兴趣,只不过是因为我手底下现在有精兵两万之众。且我中前所是一座坚城,我的士兵有很强大的战斗力,他看中的不是我,而是我这支无坚不摧的部队罢了。如果我现在解散了我的部队,那么还需要我凌小云一人孤身入朝吗?”。
这话可谓是诛心之言,而且句句锥心。事实上,这话却也没有一点毛病,有谁会注意到一个完全没有实力的人呢,之所以会被注意到,那是因为手里还有完全的利用价值,中前所是这样,江北四镇难道就不是这样吗。
马步余收起了他的圣旨,也收起了他的说教,因为他终于知道,在凌小云的面前,他的说教一文不值,甚至很快就会被反驳的无地自容。
他知道,这次前来的任务已经完全失败了,其实在他出发之前,他就已经对此有所准备,可是没有想到会是以这样的一种形式失败。
很多人都说凌小云是茅坑里的砖头,又臭又硬。这一次,他终于见识到了这个茅坑里的砖头,到底是多臭多硬的。
他在中前所的驿站住了五天,凌小云每天倒也像是没事一样,陪他喝酒吃饭,但是一旦说到什么正事,都顾左右而言他。
到了第五天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了,主动去拜访了李仲章。希望他能够给自己多说几句,毕竟凌小云还是买他的面子的。
但李忠章一句话,就把他堵得死死的,他告诉马步余说:“昔日我在南京被关到大狱里的时候,足下为什么不劝别人开解于我,这个时候我已经鱼脱钓钩,岂能再劝别人上钩?”。
中前所的这座城真的是比较有毒的,跟凌小云混的这帮人也都是有毒的,不然的话,怎么会都和他一个腔调呢。马步余心想自己是时候应该离开了,不然的话和这群人真的呆久了,怕是也要变成一类人吧。
第92章 失败说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