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使者倒也算是一条汉子,面对凌小云如此的威势,竟然也没有害怕。他拿着凌小云的三十两银子和回复,直接离开了中前所。
多尔衮本来就没有对这一次的劝降抱什么希望,他只是想找一个进攻的借口罢了,现在这个借口已经存在了。
找到一个战争的借口,实在是太容易了,被拒绝就是一个超级好的借口,这个借口被多尔衮都玩烂了。其实在他的父亲努尔哈赤的时代,对于对敌明军的七大恨,也是一个烂到家的借口,但是至少有一个借口就不算师出无名。
在处理了豪格之后,多尔衮兄弟正式的成为了独一无二的绝对王者。他们是不可能安于在东北一隅来落脚的,先收拾东南半壁,随后逐鹿中原,这是一个既定的策略。
但是想要收拾东南半壁,随即逐鹿中原,这实际上在路上还有一个相当大的绊脚石存在,那就是山海关之外最看似不起眼的一座小城中前所。
无论是多尔衮还是吴三桂,甚至是李自成,他们都曾经在中前所的城下,折戟沉沙,劳师无功而返。
所以这一次李自成逃往西北,多尔衮一家独大的时候,他也想到了,重新收拾这个四邻不靠的小城。
中前所的兵固然勇猛,粮草固然充足,城池固然坚固,但是他们没有任何的外援。只要一口咬住了他们,死不松口,早晚都会啃开一个口子,到那时候,形势将无法收拾。
这一次不仅有八旗兵参战,还有李永芳带领的四万绿骑兵参战。两白旗主力为首,镶蓝旗主力为辅,绿营兵作为炮灰。不算辎重部队,仅作战部队人数就超过了十万人。这一次他们的态度很坚决,如果拿不下中前所,那就在这里不走了,一直硬生生的啃,也要把这座城池给啃下来。
凌小云不曾想到,这一次清军的攻击竟然如此的猛烈,态度也如此的坚决,一开始就往白热化的态势发展。
中前所守军目前已经发展到士兵两万五千人,城内百姓也超过两万人。已经是一个超级大城的储备了。
但是无论是兵力还是人口,对阵十万来进攻的精兵,那也是不具优势。凌小云都打腻歪了,这个多尔衮怎么就这样不觉闷呢。
不过不管怎么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你来进攻,那就有来有往。凌小云还是布置好了完全的防御准备,等待着多尔衮的进攻。
多尔衮先使用炮灰部队进行了一轮试探,可是凌小云用实力向他诠释了炮灰部队真的还是不行。李永芳只不过当年是旅顺的一名游击,在降清之后也不过是一个三等总兵。他之所以被后人津津乐道,是因为努尔哈赤当年为了招降他,他搭上了一个孙女。
但是很显然,努尔哈赤的孙女那么多,也不差这一个,李永芳只不过是作为清军对外招降明军将士的一个招牌罢了。不过努尔哈赤的脑子还是很好用的,这一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为李永芳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明军地方部队,因此也就投降了大
第114章 永芳掌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