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章 突变[1/2页]

硝烟依燃 大涛迷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
      一九四八年青岛的初夏,天气有些异常,雷雨时来时走。
      第十一绥靖区司令部二处处长贺元刚下飞机,直奔太平路三十五号总部,主持联席汇报会议。
      “南京方面对眼下时局怎么看?”
      “青岛防务会增兵吗?”
      “我们申请的粮食什么时候拨发,市民闹上街啦!”
      ……
      联席会议弥漫着焦躁与不安,贺元似乎不愿做任何回答或解释,眉头紧锁,偶尔环视,偶尔闭目遐思,听罢所有人的发言,拖着官腔强调了一二三,草草宣布散会。
      “请王竹川、刘?留步!”贺元高声喊了下。
      耳囊传进这俩人名字,众官员先是有点惊愕,继而心领神会地快步离开会议室,谁都明白,他俩的事还是知道的越少越好。
      在山东第十一绥靖区,贺元最多算是一个中层军官,不过在青岛官员眼里,他可是代表总司令刘安祺发号施令的人物,加之贺早年毕业于桂林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没几个军政官员敢蔑视或公开与其较劲。
      贺元习惯地拽了下衣襟,正正军装,庄重而又谦卑地站起来,招呼保密局、中统两位魁首靠近自己。
      俩人甫一落座,贺元弯腰拎起座椅旁的公文包,打开密码锁,取出文件递给保密局青岛站副站长刘?:“毛局长让我直接给您。”
      难道通知我务必参会与这封信有关吗?刘?为来之前的疑虑找到解释。
      他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打开公文纸,上面小楷写了六十余字:华北战事临近,正全盘谋略布局,青岛乃我军重要基地,不再赘述,眼下当务之急是“q号计划”的缜密构思,望刘?兄亲自领衔且逐一落实,百密而不可一疏。落款:毛人凤。
      刘?抬起头发现贺元双眼眯成条缝,嘴角微翘,散发出器重般的微笑。
      论职位刘与贺平起平坐,但在青岛这个码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保密局许多事绕不过绥靖区。刘表面上对贺尊重有加,私下很少把他放在眼里,背后时不时说他坏话。
      坐在一侧的王竹川则面色平静,像个洗耳恭听的学生,对这位兄长的行事风格他再熟悉不过。
      “毛局长只是叮嘱按计划行事”刘?淡淡的一句,他认为信的内容没必要对两位复述。
      刘从口袋里掏出最喜欢的意大利烟斗,撮了点烟丝,心无旁骛地品味起来。烟斗古铜色的包浆溢出一道亮光,特有的香料味弥漫整个房间。
      时间有些停摆。贺元原以为毛局长这封信多半与自己有某种契合,至少提供一个表现自我,建功获爵的机会,否则这信为何通过他转交于刘。要知道在处长这个位子上他已坐满了八年,照常理他的少校怎么也得升几级。可眼前刘?三缄其口,令他十分失望。怪不得青岛保密局的同仁称刘?为“假面人”,这家伙波谲云诡的个性,连站长李曾逊都迷。
      不耐烦的贺元干咳了几声,没人反应,他是个极要脸面之人,见状不得不给自己找台阶下。
      贺元呷了几口茶,说:“这次在南京毛局长专门召见了我,对青岛地下组织及学生运动,尤其是工运发展极为恼火,今天两位重要人物来了,你们尽快拿出个对策,司令部那边我有事,先退一步。”也不等俩人的作何反应,昂首步出大门。
      寂静的走廊里响起皮靴远去的回声,拱形大窗斜入的余晖撒落桌面。俩人无奈地摊了摊手,相视无语,为打破尴尬,刘?往烟缸里抖了下烟灰,耸耸肩,咧嘴哼了几声:“兄弟,他算个球,咱议咱的。”
      ……
      在老蒋统管的情报系统,由于保密局与中统各归其主,自上而下面合心不和也不是什么秘密。然而中统青岛站主任王竹川与保密局副站长刘?倒属于另类,大概源于山东老乡的缘故,俩人视若兄弟,背后绝少攻讦,王竹川称比自己大两岁的刘?为“大哥”,刘视王为“小弟”。俩人粗矮的体型不相上下,初看上去咋都像对双胞胎。
      连毛人凤都知道他俩的关系,有一次他开玩笑地问刘?:“听说你俩好的穿一条裤子,那个王竹川啥招拉你下水?”
      刘嘻嘻道:“这小子人缘好,常有我搞不到的情报。”毛叉着腰哈哈大笑。
      “报告!”王竹川副手吴大诚在会议室门外喊道。
      “进来!”王竹川经刘?点头回了声。吴大诚推门疾步走到主任跟前,贴近耳根,手遮着嘴唇小声嘀咕。吴是王最信任的左臂右膀,一米八几的个头,膀大腰圆,属于那种胆大心细,沉默寡言之人。
      “大声讲,刘站长又不是外人”,王竹川认为今天这种场合没必要遮遮掩掩。
      “是!站长,昨夜我们捣毁胶县红石崖秘密联络站庆兴昌商号,抓获华东区地下组织重要人物季晓珂!”
      “季晓珂?这人可名震天下!关在什么地方?”正在闷头想事的刘?精神起来。
      “附近欧人监狱。”吴大诚答。
      胶县红石崖秘密联络站,早在两年前已进入保密局与中统的视线,这是链接青岛与胶州解放区重要的中转点,南京方面列为重点监视对象,近一年刘?和王竹川布下多条暗哨,可惜雷声大雨点小,无任何进展。
      “鱼怎么上钩?”刘?问。
      王竹川干笑了几声,把话揽过来:“大哥,昨晚我们接到内线密报,华东局有重要首长经庆兴昌商号来青,提前设伏,就…”
      “内线”两字深深刺痛了刘?,燎起他少许的伤感与无奈:几年前他就隐约听到:山东解放区长期潜伏着由“鲨鱼”领衔的间谍组织,戴笠老板四六年赴青期间专门接见过此人,但“鲨鱼”至今游离于保密局之外,所有情报直接发往中统总部。由于保密局与中统各自独来独往,连毛人凤对此事都讳莫如深。
      刘曾几次试探性的询问王竹川,他都以“上头的事我无权过问”为由搪塞过去,刘?多半相信王的注解:他这个级别可能真的一无所知。
      刘?换了撮烟丝长吸两口后说:“走,我们去监狱会会这位极端分子”,说罢将毛局长的信塞进上衣口袋。
      王竹川一时没缓过神:抓获季晓珂这可是中统近期在青岛最大的动作,毫无疑问将会得到上司的奖赏,如今被刘?搅进来,那可褪色不少,功劳打折不说,极有可能战果旁落。但说出的话覆水难收,何况刘?又是拜过码头的大哥,算了,兄弟间不必过于精明。
      “坐我的吉普车?”王竹川问。
      “就几百米远,步行过去”
      “大诚,喊几个便衣跟着我们。”两人穿过办公大楼高高的罗马圆柱,三步并两步地跑下台阶。
      清凉的海风拂面而来,地面坑坑洼洼的雨水泛出粼光。王竹川望着沙堤千米的海岸线长吁短叹:“唉,何时太平!抗战后与延安又斗了

第1章 突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