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章 对接1[2/2页]

硝烟依燃 大涛迷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我们尽量。”王志进不想让父亲失望。
      在奉化路小院,王子良虽没进过学堂,但四书五经读了不少,一笔小楷写的端庄秀丽,在下四方家喻户晓。平时周边街区邻居起诉状子,草拟个合约都喜欢找他帮忙。
      王子良脸型宽阔,棱角分明,从小喜欢打抱不平。父亲这样说:“俺家人谁若在外面受欺负,首当其冲的肯定是二哥。”
      村里人喜欢他,江湖上很多朋友乐意为他鞍前马后。一年前,王的发小刘建胜得知他想去海军谋职,二话不说,找到在基地的远方亲戚,安排他去黄安舰当上代理枪炮官。
      王志进此次从根据地回来,利用二哥探望父母之际,再次与他促膝谈心,这半年来,他已记不清是第几次。
      王对二哥也不绕弯子:“山东军区与华野已将青岛重重包围,这座城市很快就要解放,我看你是铁骨铮铮的汉子,该站出来用行动证明自己。”
      看见二哥听得入迷,王志进单刀直入:“不如干脆跟我干八路算了!”
      王子良早想听到这句话。四弟几个月来的循循善诱,让他对未来充满着期待。王自小与四弟最为投缘,上树掏鸟蛋,下海挖嘎啦,几乎形影不离。在下四方孩子圈里,只要他俩站出来,那些捣蛋闹事的娃儿都乖顺地靠边站。他确信四弟是成大事之人,忙问:“你说怎么干!”
      王志进见二哥瞳仁放光,将周永祥以他上海江湾同学名义,来青岛重建铁路地下组织的计划细述了一遍,试探地问:“我们的事业随时会掉脑袋,你怕不怕?”
      王子良握着拳头:“我怕啥,你当弟弟的都敢提着脑袋,我这个哥哥岂能成软疙瘩?”
      王兴奋地挎住二哥胳膊:“还用说嘛,咱俩本来就志同道合。”
      王志进与周永祥赶到临淄路海军宿舍时,见到王子良妻子袁丽峰,袁听说周是丈夫旧友,从上海远道而来,不好意思地说:“俺家老王上舰了,你们坐在屋里喝茶,我打电话喊他回来。”
      过了一个多小时,满面春风的王子良推门而入,由于四弟早有交代,他见到周永祥忙拱手作揖:“老同学,对不住了,舰上杂事多,没能去码头接您,见谅!”
      “都是老同学,不必客气!我这次赴青做生意也是突然决定,来日方长。王兄,多年不见很是想念,以后还仰仗您多多关照。我顺便带了些你最爱吃的老城隍庙绿豆糕。”
      “媳妇,我上海校友,过去一忙忘向你提起。我与四弟说了,让老同学在下四方老宅多住些时间,以后你帮他等于帮我。”
      袁丽峰嫣然一笑,她虽觉今天事出唐突,但看周先生也是持重之人。
      王子良悄悄地对周说:“四周全是海军方面的人,我们换个地方聊,附近有个富贵春酒楼,去那里。”王向妻子打了声招呼,拉着两人出了公寓。
      饭桌上周永祥听罢王子良介绍海军基地的情况后,征求王志进对下一步工作的意见。王说:“整个青岛港范围非常大,我们不如先突破某个点。我弟弟黄安舰根子深,人脉广,不妨策反这艘船。”
      周回答:“我同意你的意见,这也是上级派我来青重建铁路地下组织的首要任务,此事就这么定,为保证万无一失,计划目前只限我们仨知道。”
      当天夜里,周永祥召集高思敬与王志进,在奉化路九十三号南院,召开第一次支委会议。会上确定下一步斗争策略:隐蔽精干、积蓄力量、长期潜伏、以待时机。主攻方向:海军基地、四方大厂、胶济铁路与扶轮中学。
      会上高思敬激动不已:“周大哥一来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前些日子我与志进有点东碰西撞,发展了几十位进步青年,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大哥一来,可带我们干些大事,真枪实弹与敌人干。”
      周永祥坐在旁边静听,半天没说话。
      王志进怕老同学收不住话,摆手示意他打住,请周大哥多讲几句。
      周想了下,说:“这次组织上派我来,希望咱支部从成立起把基础工作做实。我来青岛也非常渴望打几个胜仗,一觉醒来看见红旗插到市府楼,但你们想过没有,面对上膛的枪口,我们几乎手无寸铁,靠什么迫使敌人放下屠刀,光靠满腔热情不行,我们今后的工作必须丢掉幻想,咱三个要沉下去,到劳苦大众中广交朋友,建立队伍,像父母爱护孩子一样保护有生力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对青岛隐蔽战线的斗争,做好长期艰苦斗争的思想准备。”
      高思敬的脸唰地红了大半,他不好意思地说:“大哥分析的透彻,值得我认真领悟,过去我们年轻人把革命事业想的过于简单。”
      王志进也自我反省:“以前俺也有急躁毛病,只想冲冲冲,周先生一来,为我们好好把下舵。”
      周永祥憨厚地摆下手:“我们都在学习,经验也是教训买的,我与你们一样,在隐蔽战线也是新兵。”
      院外王岩的妻子潘兆珉抱着熟睡的儿子坐正在放哨,她警惕地注视着过往车辆与行人。此刻的她,除了担当“特殊守卫”,还在迎接丈夫的到来。
      为小院站岗放哨潘早就习以为常,这活还是小叔子王志进特意交代。潘发现近半年只要丈夫回到家,第一句话多半打听小叔子在不在,如两人碰面,准躲到南院一聊几个小时。
      潘自小跟着父亲认识不少字,每当读到报上腥风血雨的消息,总担心王岩与小叔子在一起会闹出什么乱子,她几次问丈夫为何见到弟弟总是神神秘秘,开始他只是笑,后来毫不隐讳地对她说:“敌人是秋后蚂蚱,蹦?不了几天,四弟正培养我加入组织,我们的目标推翻旧政权,建设新中国。”
      潘兆珉听罢吓了一跳,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每天追杀地下组织的流言蜚语满天飞。她琢磨着无论如何要搞清这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否则丈夫何以如此坚定。
      几个月下来,潘从丈夫嘴里明白了许多道理,她主动要求分担些任务,为革命事业出一份力。当小叔子提出希望她挑起联络站安全守卫任务,潘二话没说。
      潘判断今天四弟接到的周先生绝非凡人,多半解放区派来的干部,不然几个人进入厢房一待就是半天,她希望今晚丈夫早点回家,能与新来的领导见上一面。
      凌晨一点多王岩才下班,听媳妇说上面有重要人物来,急忙要去南院拜见,媳妇拦住他:“在开会,别瞎闯。”
      “你拿根大葱沾点虾酱,顺便搞两个窝窝头来,我在南院等他们。”
      “就这么急,先去北屋喝完粥不成?”
      正在开会的王志进隐约听到屋外三哥的声音,拉着周永祥走出来:“他就是刚才向您介绍的王岩,过去青岛站许多情报出自他手。”
      “您这位站长可为革命出了大力,我代表组织感谢你。快进屋坐,我很想了解下铁路方面的情况。”
      在王家四弟兄中,王岩属于少言寡语的那一种。但性格脾气与二哥相差无几。父亲王继玉这样评价老三:“犟归犟,孝顺父母从不怠慢,每月十号只要拿到工资,他会原封不动地交给我老伴,连媳妇养家糊口的生活费都得向她申请。”
      院里懂事的孩子每月都会掐着指头算,王叔叔还有几日发工资,因为奶奶总会在拿到钱的第二天,熬上锅肉末汤,炒盘嘎啦,烙几张玉米大饼,招呼全家人吃顿饱饭,这对孩子们来说,算是过年般的享受。”

第6章 对接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