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进胡同,观察马家门口的变化。
这时不知从何处飞来块石头砸到他脚跟,高回头一瞅,马来东与邢忠恕两位同志正向他摆手,高这才松了口气,示意他俩快撤。
黄佑局长得知副局长扑空慌了神。为了对付刘安祺的不断追问,连夜从监狱里拉出几个地痞流氓秘密处决,毁容后拍了一批照片。
黄拟了份假报告呈送绥靖区,谎称除个别激进分子逃逸外,多数人被当场毙命。
接到报告的刘安祺虽将信将疑,可面对堆积如山的乱事,他懒得继续追问,刘为显摆自己的权威和对此案的态度,抓起电话敲打黄佑:“你是咱系统老人了,以后这种先斩后奏的事少来。”
十二位同志陆续撤出原住地后,高思敬问周永祥“这批人转移解放区走老线还是另辟新路?”
“老线不能走,估计这个节点敌人一定增加防备,我们需要调整思路。”
正在李村安置家属的王岩接得知这一消息后,火速赶回联络站,他给周永祥出了个主意:“我照相馆的大舅子认识海军军需处的卢振江,他有个亲戚叫卢冰,每天往返码头与军舰收破烂。卢手里有基地特批的出海证,过去没少与根据地做生意,是否可借用下他的关系?”
周指示先接触下卢。
小港二路一间独栋的平房。当天夜里王岩找到卢冰,推开门时他正跷着二郎腿,半睁着眼收听山东快书“李三宝比武”,王岩进门自报大舅子的名姓,卢冰听说是他的亲戚,关掉收音机,对着里屋喊:“老婆,朋友来了,沏壶好茶。”
门帘掀开,一个抹着艳丽口红的女人走出来,看上去她比卢至少小二十岁。
“谁那么大面子,还要小女伺候。”尖利的声音像唱针划破胶面,细薄而又刺耳。
卢的女人瞅见一脸严肃的王岩,识趣的把话打住。
“您大舅有恩于我,啥事尽管讲。”卢冰出口率直。
“我有几个拖家带口的兄弟为躲避抓壮丁,准备出去避避风头,想请您跑一趟?”
“去哪里?”
“接近北边。”王岩没有直接挑明解放区,怕卢一口拒绝。
“匪区?不去不去!”
“我是受朋友相托,实在没办法才找到你。”王岩装出恳求的模样。
“有金条吗?”妖艳的小女人抛出诱饵,试探王的反应。
“都是穷人,一时半会儿凑不多。”王岩话里有话。
“老大呀,能捞到金条你就动心嘛!这比你整天收那些破铜烂铁好多了。”女人撒娇般摇着卢冰的脖子。
“你懂个屁,是不是让我早…早死…你好找别的男人,这贩人可不是闹着玩的,容我…好…好想想。”卢说归说,多少有些心动。
卢冰第一个老婆孩子高中毕业后,正逢青岛英国领事馆招聘文员,但其中条件必须具备一定的摄影技术。卢托表哥卢振江找到王岩大舅子潘先生,他什么条件都没提,自愿免费给他儿子辅导一周。卢那不算笨的儿子,经过突击培训多多少少掌握些摄影窍门,如愿以偿地当上领事馆文员。卢认为儿子成功就业潘老师功不可没,事后拿出十块银圆登门致谢,被潘当场回绝,从那以后,卢一直觉得欠了潘先生一个人情。
周永祥听罢王岩汇报后,认为在卢身上可以做点文章。
王岩按照周的意见,赶紧给大舅子通电话,编了一大堆理由,请他务必说服卢冰,以解燃眉之急。
不出两日,王岩很快接到卢冰电话:约他到家里细谈。
“每人一根金条,我保证送到目的地。”卢对王也不拐弯。
“都是些穷人,可否少点!”王岩面露难色。
“多少人?”
“大约十二人。”
这么多,卢吓了一跳,想推掉。可昨天潘先生在电话里情真意切,他已答应帮忙,看来再难这份人情还是要还。
卢瞪着眼扫视王岩,觉得不像闹革命的,便伸出十个指头:“我豁出去干一票,但十条黄鱼一根也不能少,你想办法,否则别来烦我。”
“兵荒马乱到哪去找十根金条?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得到消息的周永祥焦急地搓着手。他不由地想起在上海认识的青岛地下钱庄的张义:“走,跟我上朋友那里借。”周披上件外套,拉着王岩出了门。
住在湛山路的张义与周已经一年多没联系,旧友相逢自然十分惬意。张与周谈不上莫逆之交,但他对周十分敬重,张与周只做过两笔生意,觉得周与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不同,讲道理,赚亏摆到明处。
张义得知周的来意后说:“我现在手头满打满算,也只能凑够五根金条,您若是需要拿去用。”
周觉得有希望,继续向他游说:“这是承重要人物之命,与青岛解放有关,将来功劳记在你身上。”
“能否多几根,如需担保俺家的房产全部押上。”王岩站在一边说。
周顺势恭维张:“你是商界高人,有办法凑足这十根金条,就当我全家人求情,十天内包括利息一分不少。”
张被周的诚意所打动,说:“好,利息不利息无所谓,兄弟我信得过你,这事我帮定了,三天之内定有回音。”
第二天张义带着十根金条亲自送上门,周欲留收条被张推开:“我连你都不信,咋在江湖上混!”
第20章 突查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