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章 义举2[2/2页]

硝烟依燃 大涛迷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守在这里,我去喊几个人过来。”王子良离开前将门外铁链多缠了几道。
      整个黄安舰平息下来,驶出二十余里外的竹岔岛,鞠庆珍下令全船熄灯,加速前进。
      第二天凌晨四时多,黄安舰安全抵达连云港外海。
      太阳跃上地平线,海面道道金光。六时多黄安舰连续向岸上发出进港信号,半小时过去没任何回应。
      舰上官兵顿时变得急躁,有人矛头直指王子良:你是咋联系的,天都大亮,整个军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敌机若来轰炸我们还不沉入大海。
      —向码头进发。王子良与鞠庆珍商量后决定强行登陆。
      嘭嘭嘭,哒哒哒,一排排迫击炮弹从岸边飞射过来,散落船体两旁,军舰剧烈抖动,受到惊坏的官兵赶紧躲进底舱。
      舰上人明白:甲板上军事物资一旦被炮弹击中,黄安舰将折戟沉沙,起义等于自动宣告失败。
      鞠庆珍命令机电军士长周文竹:“打开探照灯,升起白旗,发出投诚信号。”可完成所有动作,炮弹依然轰鸣不止。
      航务官鞠庆珍慌了神,指着王子良:“这不是白白让我们送死吗!快想办法。”
      焦虑万分的妻子袁丽峰从底舱跑上甲板:“子良,冒再大风险你都要上岸联系,全舰人生命看你的了。”
      “不用紧张,这事交给我!”王子良招呼士兵放下快艇,与孙露山举着白旗,冒着枪林弹雨驶向对面。
      守岸的连云港警备旅战士发现海面有人站在小艇上摇动白旗,报告值班团长鄢思家,鄢急令停止炮击,马上向上级汇报。十分钟后华东局电令警备旅:这是青岛港开出的第一艘起义军舰,打开闸口热情迎接。
      呜呜呜,黄安舰拉响汽笛驶进连云港。
      岸边鄢团长握着王子良与鞠庆珍的手:“对不起,部队昨夜换防,我们也是刚刚得到上级命令,好歹战士们懂得旗语,不然…”
      “好险,差一点我这个起义联络官成了历史罪人。”王子良释然大笑。
      三人快步登上舷梯,鄢团长抱紧每一个起义官兵,从没如此高兴。王子良向鄢团长建议:为防意外,立即组织战士抢卸舰上军用物资。
      翌日,新(浦)海(州)连(云港)特委领导谷牧,亲自登舰接见黄安舰全体起义官兵,他一面握手一面不停地说:“辛苦了!辛苦了!”
      谷政委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宣读了军委周恩来亲自修改的贺电:这是实现领导人所规定之,一九四九年争取组织一支可用海军的首先响应者。
      谷挥动着手臂:“大家都听到没有,连延安都关心你们,那是多大的荣耀!华东局已做出决定,参加起义的全体人员集体荣立三等功。”甲板上欢声雷动。
      当天夜里,黄安舰秘密驶往连云港北面的陈家港码头,整个军舰覆盖多层渔网与芦苇,从远处看就像崛起的山头。
      王子良、鞠庆珍、孙露山、刘增厚与刘彦纯等几人,遵照组织安排,乘车到新浦军营集中学习。第一天课程进行到一半,连云港警备旅来电:出大事了,黄安舰上的吴兆清、莫松等人,在刘广超旧部煽动下反水,已控制驾驶舱。
      “胜利果实决不可断送。”王子良得知消息已无心坐在课堂,他直接找到培训基地教务长:“这艘军舰上的人我熟悉,望批准立即前往处理。”正巧谷牧在基地主持会议,得到报告后马上拍板:“坐我的车去。”
      王出发前打电话给警备旅:“先稳住他们,我很快到。”
      陈家港码头,黄安舰一侧伪装的芦苇已被拉下,舷梯高高吊起,船员吴兆清正站在甲板与岸上人对话:“俺们从不恨共,可老婆孩子都在台湾,不想妻离子散。”
      刚刚赶到的王子良站在岸边,手卷筒状对舰上喊:“兄弟们,大家相处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们苦难的日子还没受够吗?现在好日子刚开始,忍心再回到非人的魔窟?”
      “我们家眷在国统区,老蒋报复咋办?”
      “你们的要求可以协商解决,想回家理所应当,但黄安舰万万不能动,它是人民的财产,是多少人用生命与鲜血换来,这艘舰要为新中国解放出大力。”
      王子良喊罢见舢板已到,跳上船划向舷梯,到了黄安舰前他朝上面摇摇手:“让我上去,有话好商量。”台湾老兵吴兆清与王关系熟络,不顾其他人反对坚持放下舷梯引王上舰。
      留守船上船员大部分人并不知道眼前发生兵变,以为接到新的启航命令。当得知王登舰是为了劝说台湾老兵放弃劫船,有种被人欺骗的感觉。十几个人提枪跑上甲板找吴兆清算账,王见场面火药味浓烈,急忙上前制止:“各位兄弟息怒,我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一切都会过去。”
      带头造反的顽固分子态度开始转变,但个别人担心事后有人算账,向王求情。
      王语重心长地说:“我以个人生命担保,绝不会影响你们人身安全,今后想回家上级会酌情处理。”
      吴兆清、莫松几人被王子良一番话打动,忙向大家低头谢罪,将手中的缆绳又抛回岸边,一场意外事件迅速得到平息。
      黄安舰起义的当天晚上,住在东镇的周永祥、高思敬与王志进手捧搪瓷杯围坐炉旁,黄安舰是否按计划行动?南下连云港一帆风顺吗?每个人心都快跳出来:铁路支部为黄安舰起义而生,七个月的博弈,舰上七十二条官兵家属的生命,这艘船承载太多人的希望与重托,我们正义的大旗无论如何要一路飘扬。三个人握紧拳头互相鼓励。
      晨光穿过窗棂,满屋道道金光。王志进起身揉揉双眼:“啊,难得的好天气,咱几个不知不觉坐了一夜,我去买份报纸,看看有无黄安舰的消息。”
      不多会儿王返回屋里,摇着手臂:“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真的,真的吗!”周永祥连问。
      “你们看这条消息。”王志进指着《大民报》内页:昨日,起义的黄安舰炸沉于渤海湾葫芦岛附近。
      “哈哈,连黄安舰行驶路线都写错,明显掩盖事实本相。”三人欣喜若狂,相拥而泣,周永祥拎起铁壶,给每人加满热水,端起杯子:“同志们,咱们心血没白费,革命目标终于实现!今天是个分享胜利的早晨,来,我们以水代酒庆贺一下。”三人高兴不已,不停地擦着泪花。
      “这只是初战告捷,等青岛全部解放我请你们敞怀痛饮。”周表现出少有的激动。
      当晚,青岛特委向支部发来贺电:黄安舰起义成功,中国海军发展史上为你们记上一功。

第36章 义举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