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1章 营救3[1/2页]

硝烟依燃 大涛迷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58)
      李森自调入华野纵队保卫处,那双眼睛无时无刻地盯着潜伏特工的出现。
      五月初,卧底青岛警备区的“海风”发出消息,市警局“官警解放委员会”成员被俘与“鲨鱼”的情报密不可分。
      曾经在延安受训的李森,别看三十出头,在肃谍战线可谓年少老成,经验丰富。李五年间辗转陕西、上海、济南多个城市,对肃谍斗争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段时间,他通过搜集、比较、梳理,发现从季晓珂被俘,铁路支部成员转移,到“官警解放委员会”遭到重创,最有可能接触或泄密相关消息是自己领导,保卫处副处长于守臣和他的司机魏新仁,至于俩人是否同谋暂时无法断定。李的这种推理依据是:几次意外事件出现前,于或司机都有外出记录,这会是巧合吗?
      李森将自己的判断直接上报华东局城工部王副部长,提出对俩人进行甄别。
      王同意他的建议,先以胶州区委急需司机为名,调司机魏新仁赴外住勤一个月,魏在区委接受调查聆讯时称:“每个月我会开车送于处去莱州,放下他后即刻返回。至于他去哪,干什么,处长从不提及,司机也不便于问,不过我一直感觉首长是个虔诚的道教徒。”
      看罢调查记录,李森不由自主地想起摆在于办公室的《洞灵真经》,对于加入组织比自己年龄还长的领导,为何总摆放这本莫名其妙的书,李森有些纳闷。他特地去神仙洞询问道长,得到的解释是:此乃唐人所撰的道教四大真经之一,为道学传世重要经书。
      李对于喜好如此深奥的书产生好奇,想追寻探究他求道之路,从此对于赴神仙洞的行踪格外上心。
      这日黄昏,李森跟踪于守臣去了神仙洞,他原以为处长会直接进洞烧香,诵经祷文,结果发现他绕过洞门直接钻进左边一片乱树林。李静悄悄地趴在草丛里,于靠着棵老树像是等什么人,大约一袋烟功夫从另外条路出了林子。
      李生疑虑:一个处长神经兮兮地跑到深山老林干什么?李决定守在原地,看看后面还有啥名堂。
      半小时后,一位头裹围巾,挎着篮子的中年妇女快步进入树林,她停留的位置几乎与处长的大差不差。这位女人打扮不像本地人,对这一带轻车熟路,她离开树林后直奔附近农村的茅草屋。
      这是魏司机调走后于守臣第二次向上峰传递情报,没想到这一次他被李森紧紧咬住。
      李当夜向城工部王副部长报告了他的重大发现。
      王副部长在办公室来回行走,反复分析李森汇报的线索,王对小李说:“这个发现太重要,与我们之前某些怀疑不谋而合,于守臣多半是潜伏特务,但会不会是‘鲨鱼尚需依据。你回去盯住他,尤其要注意他有无密码本或电台,这对我们非常重要。至于那中年妇女,我安排人跟进。有一点提醒你,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惊动他俩,这张网还需撒得更开。”
      李森熟知隐蔽战线的一句话:越是不安全的地方越安全。凭着职业嗅觉,李认为于的密码本,多半藏在他视野可控之内。
      此时解放山东已进入最后阶段,华野部队调动之快前所未有,因此指挥部每到一地条件十分简陋。
      李森与于共事两个月来,他几乎三天两头进出于的办公室。自从与王副部长谈话之后,李每次进入于副处长房间,特别留意室内各种物件摆放的变动,然而于极为简单的生活习惯,让他很难找到破绽。
      李越来越对于书架上那本《洞灵真经》有兴趣,每望一眼都有种说不出的心跳,他把这种感觉说给王部长听。
      “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你可以对他的房间甚至那本书进行搜查,我来创造条件。”
      不久,城工部通知于守臣赴平度集中学习半天,李森明白部长的用意。在于走的当天夜里,他小心翼翼打开于的办公室,凭借电筒光和他过目不忘的记性,仔细查看了每一件物品,只是书架上的《洞灵真经》已经不在。
      李又去于的宿舍,也没发现那本书。
      “处长外出学习有必要将《洞灵真经》藏起来?它会不会就是要找的是密码本?”李问自己。
      于守臣正是代号“鲨鱼”的特务,他后来回忆说怎么也想不到会栽在这个青年人手里。
第51章 营救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