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不由地倒吸了口冷气。
青岛特委得获悉谢德义打入九宫道后,要求迅速查清女特工背景、道会运作架构?谢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短期内取得他俩的信任。
程告诉他,这个女的姓冉,全名冉雪栀,进九宫道不足三个月,山上许多事听她摆布。
程林亚向谢介绍:李福昌是个孝子,他认识冉女士还是母亲牵线搭桥。李家自爷爷辈开始,几代人崇尚诵读《南华经》,为此在李村老家设了道堂。每逢周末,亲朋好友会如约而至,席地盘腿,焚香诵经。李家老太太有个特点,每次诵完经会根据书中某段话引述段故事,虽谈不上娓娓动听,但总能诱发好奇。李氏认为儿子道场浊气深重从未踏足,要求儿子逢周六必须返家坐禅。那个姓冉的也是个“庄子迷”,她对朋友说,我读经只为领悟忍耐之道。
冉喜欢李氏道场的庄重,她入道不久就拜老人为干娘,每次见面亲的不行。李老希望冉能与儿子结百年之好,然心高气傲的冉雪栀根本看不上一身疠气的李福昌。
李道首自恃在青岛呼风唤雨,无人敢惹,每逢周六下山只带程一个护卫。今天,程林亚编了一堆理由说服李,同意谢德义代他护主。
两人进入沿海松林不久,几个蒙面大汉高举木棍拦住李福昌:“留下钱财,免遭一灾。”
李大怒:“谁敢撒野,我乃闻名青岛码头的李福昌。”
来者不惧,挥舞凶器朝他劈去。
李武艺生疏,向后躲闪,谢冲上前护住主人。
双方拉开架势噼啪对打,场面惊心,十几回合劫匪一看并不占上风,吆喝几声落荒而逃。这其实都是周永祥的巧妙布局。
道首见谢德义骁勇善战,出手不凡,连声称赞:“兄弟,好样好样,今后你干脆与程子一样,随我左右。”
在母亲家李介绍谢德义认识冉:“我大内总管,以后有事你多向她请教。”
谢抱拳致礼:“在下小谢,过去多在江湖上跑生意,望今后多多指点。”
冉瞟了道首一眼:“诵经诵经,有事回山再议。”
谢注意到,这位身着青色短褂的女人,面相冷酷,目光隐藏杀气。
饭后谢德义护送道首与冉返回崂山,三人一路上沉默无语。
回到营地谢德义刚躺下,听到隔壁李与冉再次发生争吵,先是冉发话:“今后这种莫名其妙的人少让我认识。”接着李嚷嚷起赠送武器之事…
第二天谢故意在程面前为道首打抱不平:“一个大爷们怎么让女人在头上作威作福?”
程告诉谢:“道首对冉的颐指气使习以为常,他俩就是一个鼻孔出气,冉第一次上山就送给九宫道上百条枪,道首需要这个女人的军方背景。”
程林亚得知谢也担当护卫甚是欢喜,总算找到可以唠嗑的知己。从此,他经常偷些好吃的贡品与谢分享,谢通过他不断打听九宫道的内幕与冉雪栀的行踪。
一日,程林亚小声告诉谢:“那个女的要进城几天,咱俩可以自由活动。”谢发现程讨厌冉雪栀。
“手头的事忙完咱一起逛山。”谢对程说。
冉雪栀住九宫道后院左侧。午饭后谢德义见人员稀少,装作散步的样子来到她的房门,他隐身柱子后面环视四周,见小院风平浪静,熟练地掏出复制的钥匙打开冉屋门:房内仅有一张褐色木床,被子叠放整齐,梳妆台一尘不染,一看是个思路缜密的女人。
谢注意到墙角榆木大柜挂着大锁,他憋足力气试图移动,看后面有无暗阁,可柜腿如铅灌纹丝不动,谢只好放弃。他轻轻拉开梳妆台抽屉,上面两格空空,最底一格放着本褐色的《洞灵真经》,封面的光泽说明经常有人翻动,谢快速浏览几页放回原处。
“大哥,大哥!”谢听到程林亚在院里喊,他从窗纸缝向外眺望,程像有急事找他。
谢屏定呼吸,伫立门边一动未动,直等程离开院子他才溜出房间。
谢德义将搜查冉雪栀房间的情况向周永祥做了汇报,周说:“柜子与那本书很有意思。”
过了几天周对谢说:“城工部从潜伏根据地的特务处发现同样一本书,密码正在破译,可以肯定冉与那个家伙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第52章 营救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