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海云街聚仙亭饭馆,解放初下四方最大的酒楼。周末,高思敬和王志进约了一帮高中同学,与汪和平一起聚餐联欢,听说这顿饭是原先很窜的汪和平发起,开始许多同学不愿来,后经高王俩人苦口婆心做工作,陆陆续续到了三十几位。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青岛扶轮中学四八届高中生首次聚会。大家见面无不拍手击掌,又抱又跳,倒是忙着张罗的汪和平显得拘谨而又生疏。
“和平同学,你上学时最闹,现在怎么像个乖乖猫。”原先同桌王圣训调侃他。汪呃呃不知说啥好。
“和平,精神点,以前的不快我们早忘了,同学在一起就该高兴。”高思敬极力缓和气氛。
“回到家乡多开心,同学们说是不是!”王志进鼓动道。
高思敬提议请曾经的学生会头王志进即兴说几句,王蹭蹭小平头,有点不好意思,高使劲拉他,王拗不过只好起身:“同学们,今天我们能聚在一起,很大程度缘于汪同学从南方归来。现在大家正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我要说句鼓劲的话,你们无论在任何岗位,都不要忘记我们是扶轮中学的人,忘记我们对这个城市的责任。”
掌声四起,有同学小声传话:“看,还是我们头会讲。”
高思敬鼓动汪说两句,他一时没反应过来,有些不知所措。数次推辞还是被同桌拽起,汪实在不好意思,向大家连鞠几个躬:“谢谢同学给我面子,我对自己过去的鲁莽和偏执向你们道歉,从今以后,我会努力做一个受尊重的青年。”高思敬带头喝彩,同学纷纷向汪伸手。
王圣训将盛满啤酒的杯子递给他:“来,碰一下,欢迎老同学归来!”汪毫不迟疑一口喝光。
王志进朝高思敬使了个眼色,聚餐结束后俩人最后离开,王提议沿着奉化路大街走走,他说:“通过几次接触。我觉得汪和平这个人可以试试策反他。”
“我也这样想,征求下坤全同志意见。”
余兴未消的汪和平回到家中精神一时无法集中:在台湾训练基地,长官老说大陆今不如昔,昏天黑地,可今天见到的同学个个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期待,就连老母亲也天天夸新社会好,谁在说瞎话?他脑子一窝糨糊。
翌日汪和平接到冉雪栀的密信,约他赴九宫道基地面叙。
二月的崂山朔风凛冽,冷的?人。道首李福昌如丧家之犬,一年内已经是第六次转移营地。
汪和平走进破旧的山庙浑身打战。窗纸被风刮得稀里哗啦,地面时不时泛起尘埃。拼凑的桌面虽摆满大鱼大肉,看上去却像隔夜剩菜剩饭,尤其是案边污垢实在不堪入目。
道首似乎并不在乎,兴致极高,脚踏在木凳指手画脚,冉雪栀与老a睁大眼睛听他发表高见。
“来来,我给兄弟介绍下,这位是九宫道掌舵人李福昌。”车东亚见汪进来,上前引荐。
汪双手合掌:“小人姓汪,从台抵青不久,还望大家多多提携。”
“兄弟们,台湾新派的少校副组长汪和平,以后青岛地盘上重要人物。”李拍着汪的臂膀。
冉雪栀即席演讲:“兄弟们,今天这顿午宴一来祝贺道首荣升崂山剿共总司令;二来为夜袭胶济铁路庆功,台湾奖励的金条昨夜已送上山。”冉的话引来一阵阵狂叫,匪徒们见道首得意的大笑,忙凑上去举酒。
汪和平第一次见到褪去伪装的冉雪栀,她与在海云街看到的多了几分匪气,汪意识到今后与这个女人打交道,可得百分之百铆足神。
汪不知怎么突然对这种喧嚣嘈杂失去兴趣,甚至想躲得远远,他不由自主地想起海云街同学聚会的纯真。
车东亚发现汪兴致不高,忙问:“有何心事?”
冉雪栀跟着来了句:“是不是台湾待惯了不适应这里?”
李福昌直通通来了句:“怕是老子冷落了你,没给你表现的机会,那好,兄弟们来点掌声,让汪组长讲几句。”
“是呀,说点高兴的话。”匪徒跟着起哄。
汪和平这才想起自己受命而来,冉拉他上山定有要事商议,绝非仅仅吃顿饭,他只好正领八经地说:“弟兄们,美国主导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打响,蒋总统对地处华东军事前沿的青岛寄予厚望,我们要精诚一致,争建奇功。敝人也表个态,以后有需要我的地方尽管开口。”
“说得好!我代兄弟们敬你。”李福昌不等汪和平
第72章 登陆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