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夏鱼就坐了赵老汉的牛车,亲自送自家姥爷回家了。
是的,就是坐牛车回去,头天晚上一家老小齐上阵大锅烧水腿毛分割处理野猪,归置第二天周老汉要带走的东西。
百十斤猪肉挑着担子翻山越岭虽然累,一路上多休息几回就是了,也不至于完不成,可问题在于周氏之前从柳氏那里得了好料子很是替二老做了两身厚实的新棉衣,而夏鱼还嫌不够多还想再添两床新棉被进去,这样一来重量变化不大,可体积大了很多,至少不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能靠一根扁担带走的。
周老汉借机百般推辞,周氏也趁着相劝,可惜夏学信他们一致认为多年疏于礼节,今次补上还嫌不够呢,怎么叫多。
夏学和夏立根以及小荷的意思可以忽略,可到了夏鱼这里就不能无视了,这一家子谁能倔的过夏鱼,当然更多的事不忍心看她不高兴,所以棉衣棉被必须带走。
夏鱼最近为了锻炼自己,那日不是满身汗的山头乱窜,去起云山和去姥姥家虽然不同路,可都是山没大差,她甚至做好当苦力了一同前往山后村的准备。
可家里事一大堆,尤其是铺子的归属问题,虽然她信誓旦旦的表示没有问题,可少了她坐镇总是不那么放心,周老汉当然也不放心,生怕去趟他家的功夫铺子没了。
实在推脱不掉,就表示不用送也能回去,就是需要破费点银子。
坐牛车绕道去大儿子工作的双木镇,从那里只需要沿着山路,顺着峡谷,就能到家,前两年刚通的一条路,如今出山方便多了。
虽然路不宽过不了牛车,可小点的独轮车还是没问题的,中间也就三四个地方需要搬搬抗抗,大部分都能直接推着通过。
到双木镇和儿子汇合后,租个独轮车推着回去就行了。
当然这样走,路程远了很多,先不说推独轮车走山路过峡谷一个不注意就有翻车的危险,听人说但是雇辆牛车两个镇上跑一趟就要二十五文,两斤猪肉都出来了,除了腿脚确实不好的,没几个人愿意这么干。
可夏鱼不心疼,相较于她短暂缺席可能失去一个铺子来讲,周氏也不心疼,于是一大早就叫了赵老汉的牛车启程了。
既然有车,那东西就可以多带点,原本只是两床被子,夏鱼连褥子枕头也给带上了,至于家里剩下的不够分再做就是,反正离冬天还有段距离,正好她也想打两床薄点的现在能用的。
去山后村的路赵老汉不知道,可去双木镇的路他还是知道的,夏鱼让他先去躺镇上,到了镇口听了单独下来,说是有事要处理。
下了车,粮铺杂货铺都去了一趟,最后又去了布?,也不管自家姥爷愿意不愿意直接挑了一亮一暗两匹布,暗紫色的那匹给姥姥,千草色的那匹是给素未谋面的大舅舅。
问清了掌柜的又要了足够做两套成年人棉衣的棉花,以及针线,这才付了银子打包走人。
在牛上的周老汉看着自家外孙女大包小包的扛过来,还有什么不懂的。
转远路也要到竹溪镇说是办事,其实不过就是个借口,真正的目的是给他捎东西,再多的拒绝和责怪之话在她明媚讨好的笑容中也说不出来。
一句货物售出概不退货,堵了他所有的话,想着好在来时把家里的银子都带来了,至少能稍稍弥补点,以后多干点有了再还回来。
把布料棉花装好,原以为这就结束了可以出发了,结果还不让走。
不一会的功夫,几个伙计扛着米面油盐过来了,一袋子米一袋子面外加一壶油两斤盐两斤糖,更神奇的是还有一条三四斤的草鱼,弄得比置办年货都全乎。
知道女儿一家过的好他已经心满意足了,原以为他是挑着担子来是来帮忙的,结果反倒带走的更多的东西,周老汉笑着笑着眼眶就有些发热。
拒绝的话刚出口,外孙女眉毛一皱就拿手敲头,明知道她是装的,可也不敢再说反对的话,自家闺女私下里有告诉他敲头是发病的前兆,这么好的女娃咋就这么命苦呢……
于是夏鱼又耍赖成功了,目送满载的牛车缓缓离去,这才转身离开。今天村子里有好戏,她要赶快回去等着某些烂心肝的人主动送上门来,万一错过了,麻烦找到家里包子爹娘可应付不来。
自家姥爷这边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她已经交代了赵老汉将自家姥爷送双木镇后,直接替她去买一辆独轮车留下,既然有出山的路以后少不了出山用着也方便。
除了买独轮车可能会用到的钱,这一趟下来夏鱼给了他八十文的车资,绝对丰厚,赵老汉很上道直接表示左右无事,到了双木镇买了独轮车他会亲自送他们到家再返回。
为此夏鱼又多给了二十文,作为留宿的钱,无论他是否连夜赶回在不在双木镇住宿,都不再收回。
牛车上,赵老汉很是羡慕的和周老汉聊了起来,“老哥你这是生了哥好女儿,找了个好人家啊,孙子孙女都这么好,女婿对你也实在。这大包小包的给你不要都不行,瞅瞅,这一车子东西挤的老哥都没做的地了。瞧瞧这鱼,啧啧,小东家也是真舍得啊,四五斤都有吧?”
“刚才离开前嘱咐我提醒老哥你,说她姥姥爱吃鱼籽,她特意挑了个肚子大鱼籽多的,杀鱼时让你们注意着点别浪费了。”
周老汉乐呵呵的同他聊着天,只是心里有些疑问,老伴爱吃鱼籽,他咋不知道?不过成亲几十年了,吃鱼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为了孩子每次她都是只是尝尝咸淡,或许是他没发现吧。
一路上两人聊得欢实,到了双木镇自家儿子工作的豆腐坊外他却再次红了眼,这回不是感动的,而是心疼的。
自家人高马大的儿子就因为送货时不小心碎了一块豆腐,正在店门口一动不动的挨打。
一直听他说在镇上多好多好,见面时每次精神也不错,至少比在家窝着强,再加上每月确实也带回去些散碎银子,他和老伴一直以为掌柜的待他真好,过的也不错。
听着辱骂声,看那动作这么看都不像是第一回,这分明是打骂顺手了的。
左右脸上那鲜红的巴掌印子,还有身上脚印,看的周老汉心如刀绞,还是在赵老汉的提醒下才出声上前阻止。
好一番理论,才作罢,只是这月的工钱没了不说,还被人提着铺盖卷赶了出来。
两人苦苦哀求的功夫,赵老汉已经找好寄存牛车的地方,甚至连独轮车都买好了,见苦求无果时间也不早了,就劝着两人先回去。
一边全一边张罗张把周老大的东西放上牛车,他们要先去寄存牛车然后才能离开。
周氏父子被他的热情稍稍冲淡了点难过的情绪,见连寄存牛车的地方都找好了,独轮车都弄好了,也就没再推辞他相送的打算。
加上儿子的铺盖卷以及零碎的衣服等东西,父子两人一趟根本弄不完,再加上赵老汉说这是夏鱼安排的,而且银子已经付过了,只好同意了。
两个老汉都背着被子,重点的都系都在独轮车上由周老大推着,路上周老汉很沉默,觉得自己太鲁莽,若不是他没忍住上去理论,也不会毁了儿子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
赵老汉很是同情,只是怕他难受只道,工作丢了就丢了,非打即骂的这样的地方待那也不放心啊。
 
第一百二十四章 周老汉归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