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荣的思绪回了过来,又想到需要有个信物,否则到时候,无凭无据,证明不了身份,更别提说动东瓯王与吴王决裂了。
      这一时间难住了刘荣。要潜行至东瓯国,就不能带任何会暴露身份的东西,那东瓯王凭什么相信自己?
      刘荣沉思着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明月,想起来窦婴曾说,东瓯王曾经上过请立太子的奏简,“何不将奏简背下来?”想到此,自觉难题解决了,心下不由宽松了许多。
      ……
      查过日历以后,刘荣将出行的日子定在冬狩之前,此时距新年还有四个月,他需要在新年之前赶回京,这样才不会引起过多的猜测。
      令他欣喜的是,皇帝在东瓯奏简上有过御批,并且奏简也回复了东瓯,他把两下内容都背了下来,这样,到时候就能证明身份了。
      从长安城出发五天以后,到达汉中与南阳交界。
      虽然乌孙驹马车赶得平稳,但是连日来的奔波,刘荣依然觉得有些疲惫。
      此时,窦婴衣着布袍麻鞋,坐在对面,一如往日一般,闭着眼睛,一路上默默无语,但是明显并没有睡着。
      刘荣也不打扰他,卷起窗帘,望向外面。
      此时已出城东十余里,官道上渐渐少了热闹,再向南行,路边逐渐出现密林,由于时近冬日,草木枯黄,便显得了无生机。
      越走风景变得越是无趣,刘荣也失去了好奇心,转过头来,正好遇到窦婴睁开眼睛。
      “少主。”窦婴开口说话,“从长安城出来,似乎就有人跟踪我们。”
      “什么?”刘荣大吃一惊,“我怎么一直没有发觉。”
      窦婴指了指窗外,“与我们同路的商队,里面有一个人,不像是商贾。”
      “何以见得?”
      “哪有独行的商人?”窦婴笑着说。皇长子尽管聪明过人,但还是不谙世道,毕竟生长在深宫中,对于外界是不够了解的。
      刘荣从窦婴的神态中猜到他的想法,又不肯就此认输,不甘心地追问:“都是走在一起,你怎么知道他是独行?”
      随行商队,大约有三十余人,乍一看,都是结伴而行,多的一组七八个人,少的也是二三人,却没发现哪一个是落单的。
      “其一、从长安出来的商人,都已经沿途做买卖去了,只有他还跟着我们;其二,商人之间都有交流,但他只是掺杂其中,并不与人沟通。”
      刘荣沉默,随即道:“先生观察仔细。今晚住店的时候,试探一番。”
      “嗯。”窦婴点点头,忽然面露杀机,一字一顿地说:“此人不可留。”
      刘荣被窦婴表情吓了一大跳,心里“咯噔”一下:看不出来窦婴还有如此心肠。
      中午时分,因为受了提醒,商队停车休息之时,刘荣掀开车帘,特意左右逡巡一番。
      果然发现围坐一圈的商旅之中,有一瘦高男子,沉默寡言,却眼色狡黠。
      而且,有意无意,总会看向自己这边,眼神一接触,迅速看向别处。
      刘荣听到车前,窦婴与乌孙驹二人低声细语,商量了一番,随即窦婴钻进车里,低声说:“少主,翻过了这座山,前面就是南阳地界。晚上我和乌孙驹去拿人,你且等我们消息。”
      

第29章 钩距使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