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宣读典礼时公布,然后,用红线张挂在太和门,悬挂三日后,再交与内阁存档。
所以,以顾次辅为首的一众阅卷大臣初步排出了前十名,这不是最终名次,只代表阅卷大臣的意见,最终结果要送给皇帝钦定。
乾秉帝作为主考官,对这一届的殿试很是期待,自己冥思苦想反复修改过的考题,他也迫切地想看到考生们写了些什么。
看到送过来的前十名的考卷,他不由得就乐了,这些考卷,在阅卷大臣排定名次后,就把糊名取掉了,因此乾秉帝能知道自己看到卷子的考生姓名。
有人说没有最终排定名次,因何要把糊名去掉,这不是影响科举的公正么?
这么想就不对了,首先位置就没摆放正确,这主考官是谁?是皇帝啊,说的好听点儿是为朝廷取士,说白了不就是为皇帝选拔人才嘛。
所以试卷到了乾秉帝这里,是不需要糊名的。
摆在乾秉帝面前的,是按照阅卷大臣排定的名次摆好的试卷,第一份就是第一名,辛清纯的考卷。
乾秉帝取过来第一份,先看辛清纯的考卷。
前面依法治国部分,乾秉帝登基多年,这些老生常谈的内容,他是听的也多看的也多,并不觉得辛清纯的文章有多么出彩。
待到看到辛清纯写出君臣上下相互约束制衡,帝王应崇尚清净无为而治的时候,他反而皱起了眉头。
哪个帝王愿意被臣子约束制衡?
乾秉帝若是想要无为而治,何苦在户部成立计划司?
越看,乾秉帝的眉头皱的越紧。
好你个辛清纯,枉我对你寄予偌大希望,你就是这么给我答卷的?
乾秉帝压住怒火,平复了一下心绪,接着往下看去。
“恭惟皇帝陛下,毓聪明睿智之资,备文武圣神之德,握于穆之玄符,承国家之鸿业,八柄以驭臣民而百僚整肃,三重以定谟猷而九围式命,盖已操太阿于掌上,鼓大冶于域中,固可以六五帝、四三王、陋汉以下矣。乃犹进臣等于廷,图循名责实之术,欲以绍唐虞雍熙之化,甚盛心也。臣草茅贱士,何敢妄言?然亦目击世变矣。顾身托江湖,有闻焉而不可言,言焉而不得尽者。今幸处咫尺之地,得以对扬而无忌,敢不披沥以献。”
呀,误会了,这是一个忠臣啊。
乾秉帝难得的心中也羞涩了一下,这小子,把我跟三王五帝相比,还说我的成就不在三王五帝之下,哎呀呀惭愧。
看到这里,乾秉帝竟然觉得前面辛清纯大放厥词的部分,竟也不那么讨厌了。
乾秉帝看着这些恭维之词,想起了在殿试中,辛清纯抬头对自己笑的瞬间,赤子之心,绝对的赤子之心。
普通臣子岂敢轻易与自己直视?更何况还对着朕笑了一下,说明啥?说明这小子是个赤子,肚子里,没有弯弯绕,那么,他这些恭维朕的话,想必也是真心的。
嗯,十足真金的真心。
第156章 赤子之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