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吏部何时安排人员,辛清纯不着急。安排什么样的人,他也不问。将作监初建,匆忙间将摊子铺的太大,不是什么好事儿。
现在有王齐科对外联络应酬,罗然内部管理研发生产,自己隔日组织一次例会互通情况做出一些决策,就挺好。
正经是按照朝廷规制将官员满编配置后,管理上还会带来不便。
首辅大人说的很清楚,将作监可以做的事情不少,但是当务之急,是玻璃制作和红衣大炮的升级。
当下这些人,够用了。
反倒是陆陆续续来报到的官员,都被他单独安排了一排官署,管你之前做什么官职,来了这将作监,先培训一阵子,进行业务学习再说。
辛清纯这里按部就班地主持着将作监的日常。这日放衙,才欲上李少悔的马车,却见李少悔递交了一封信到自己手上。
上了马车,细细一看,是好友鲁小明来信。
哈,这可是欢喜事儿,这年代通讯手段落后,书信是最主要最靠谱的一种。
鲁小明现任莱州府平度州昌邑县令,就任半年有余,这还是第一次来信通联。
就着马车车窗外落日的余晖,辛清纯细细看起故人来信。
书信里,鲁小明略显??拢?庵??拢?抟上韵殖鏊?谙亓钪拔簧喜⒚挥凶龅阶孕藕痛尤荨
鲁小明先是写了分别后的想念,又说起昌邑县穷困的现状,对户部计划司提出的改革经济模式、因地制宜设立经济开发区的事情表述了自己的看法,最后问到将作监新产品的研制进度。
总之,????碌男偶???萘思讣?匾?男畔⒏?燎宕俊
一、昌邑很穷,鲁小明想复制蠡县模式,但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向;
二、昌邑沿海,也是倭寇作乱的重灾区,同时也是海禁的重要管制区;
三、鲁小明是倾向于放开海禁的。
读完了信,马车里的辛清纯陷入沉思。
自己疏忽了啊,从穿越者的经验去看待倭寇这件事上,犯了主观主义错误。自己总以为倭寇是在东南沿海,却没想到北方沿海也是倭寇作乱的重灾区。
自己让罗然罗列了同科进士中外放到东南沿海任职的七位同年,却忽略了与自己关系最好,也离自己比较近的鲁小明。
自己常常与东南沿海七位同年书信往来,这么久的时间,却未曾给鲁小明去过只言片语,自己兄弟这是在昌邑县令位置上找不到方向,疑惑且不自信,才给自己写来书信,话虽然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的困顿,一眼就看的出来。
这个曾经大大咧咧的少年,这半年来在昌邑主政,想必十分不易。
想到这里,辛清纯睁开眼睛,恨不得此时就回信给鲁小明,疏解他心中困惑。
可是,自己也对昌邑县不了解,甚至对于平度州乃至莱州府,都是知之甚少。回信不能急,此事还得去找自己的座师张一丰拿个主意。
第202章 故人来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