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9章 求贤寻才[1/2页]

逍遥小衙内 山水第一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放弃了枪械制图的辛清纯,仿佛失去了人生的目标。
      这个时代很好,按照上一世学过的马斯洛需求来说,他已经实现了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前四个需求,正在奔向第五个需求,即自我实现的路上。
      现在的将作监,已经将玻璃制作、钢铁冶炼的产能发挥到这个时代的极致,随之产生了望远镜和升级版的红衣大炮,可是,依着将作监的职能,这两项技术革新并不是终点,倒仿佛是将作监成立的初衷和起点。
      那么将作监还能发挥什么作用呢?辛清纯现在迷茫的,就是这件事。
      在屋里转来转去没个主意,辛清纯干脆披衣出来,招呼了李少悔,去了翰林院。
      将作监清闲,只是辛清纯一个人清闲,翰林院清闲,是整体上清闲。
      段无涯见到辛清纯到来,依然保持着矜持,但是内心的喜悦,还是洋溢了出来。
      似翰林院这种衙门,最适合段无涯这样的性子,高冷高知。
      他现在是翰林院的庶吉士,馆藏书籍是他的最爱,因为是新进的翰林,修史之类的活计,还轮不到他,像上次他被录用的《讨倭檄文》,还是张一丰要求全体翰林人人写上一份,他才得以有机会脱颖而出。
      段无涯所作《讨倭檄文》中,其中一句“愚公之铲尚可移山,区区倭寇何不腰斩?”一句,有激情有自信有情怀,至今仍被广泛传唱。
      之所以热爱馆藏,并不是他单纯的喜欢钻故纸堆,而是为类似的机会出现时,有所准备。
      是的,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两个有情怀且对未来抱有期待的人遇到一起,即使当下彼此没有目标,也会碰撞出一些事情来,今日‘辛段相逢,就是如此。
      辛段二人,在翰林院都有自己的房间,但都是与他人合署办公,柯亭太冷,这大正月的,除非是有病,谁也不会去那柯亭闲坐。
      相对来说,还是辛清纯值房里相对清净,值房里,只有于侍读在,张修撰不知道去哪里串门了,《文昌大训》的编撰已经接近尾声,辛清纯凭白落个名字,没出什么力,提起这个事儿,还是有些赦然。
      于侍读见到辛清纯来到值房,惊讶了一下,露出笑颜。
      在这学霸聚集的翰林院,像辛清纯这样三元连中的状元,还是受人尊敬的。
      二人落座,翰林院里什么最多?除了书之外,就是各式茶具。
      看书饮茶,是这些翰林们的日常。
      见到于侍读和善,辛清纯让了一下,没想到那于侍读居然就不见外的坐了过来。
      作为这间值房的主人,于侍读当仁不让地接过了煮茶的活计。
      只见于侍读熟稔的拾起物什,行云流水的操作,看着就赏心悦

第219章 求贤寻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