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3章 动物凶猛[1/2页]

逍遥小衙内 山水第一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件事情最终发酵了。
      等到这件事情落到乾秉帝御案上的时候,就像一颗天雷二号,爆在当场。
      象声词。
      “砰!”
      四声的那种。
      倭寇的战斗力是极强的,王朔说过一句话:动物凶猛。
      由于当时日本处于战国时代,武士、浪人都久经战阵考验,具有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
      而且日本武士是脱离生产的特权阶层,从小就只以练武为务,所以个人武艺远远超出明军士兵。
      倭寇中出身武士的人只占极少数,但是所起的作用却是极重要的,他们是倭寇的战斗力核心,常常作为精锐,用于冲锋和殿后。
      往往几个这样的小日子过的不错的高手冲锋在前,杀倒若干明军,明军就全线溃逃。
      倭寇用的兵器里最有名的是倭刀。
      日本钢刀极其锋利,其质量远超明军的腰刀,长度也要长一倍,经常一交手就把明军的一排刀枪都砍断了。
      加上倭寇精良的刀法,双刀挥舞,一片雪白刀光,给明军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日本人的弓比中国的长大,箭也是又长又重,射程比较近,不轻易发射,不过一旦发射,命中率极高,威力也大,中则人立倒。
      倭寇还使用长枪和投掷的标枪。日本长枪也比中国的长枪长很多,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明军在与倭寇的作战中其实吃长枪的亏也很多,只不过倭刀的光芒太盛,看上去更加吓人,掩盖了长枪的真实战绩。
      所以,别看日本人身高不如中国人,但是武器都比中国同类兵器长大,这在实战中是有着巨大优势的。
      倭寇虽然也有佛朗机、鸟铳等热兵器,但是似乎数量不多,用得也不是很纯熟,所以主要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从战术上来看,倭寇善于分成小股行动,机动灵活,经常以少数兵力分散、设伏、迂回,居然可以包围、击溃明军优势兵力。
      反观明军,则完全腐败了,大多没有什么战斗力,更毫无纪律性,面对倭寇往往一触即溃,甚至自相践踏,军官们根本无法约束住部伍。
      所以倭寇目无明军,往往以很少的兵力就敢深入内陆。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明朝朝政向好,但底层非常黑暗,这极大地阻碍了明军战斗力的提升。
      大皇子接过这烫手山芋,面临的就是这些破事儿。
      在辛清纯的上一世,“倭寇克星”朱纨曾经怒吼:去外国盗易,去中国盗难!
      首先需要纠正一个误会,这里的“中国盗”,并不是指倭寇里的中国人。
      虽然有一种甚嚣尘上的观点称“倭寇里绝大多数是中国人”,这种观点甚嚣尘上,看近期教科书事件可见一斑,但原始的史料告诉我们,在倭寇肆虐东南沿海的二百年里,大多数时候,都是百分百的日本真倭,只有嘉靖年间的一个时间段,才有部分中国人参与。
      即使如此,哪怕放在中国人汪直做倭寇“

第223章 动物凶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