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方院士这个大问题后,李正阳轻松了很多,除了方院士之外,李正阳让所有人都进行了一次身体修复,这一过程将耗费半年的时间,修复过的身体十分健康,可以用更好的状态进行工作。
设备不仅可以修复身体,还有治疗的作用,病变和炎症的细胞都可以被替换掉,根据柳薇薇院士和倪晨光院士的研究,设备虽然不能让人返老还童,但是可以让人不会老去,只要每隔一段时间修复一次就可以了。
目前一台设备是完全够用的,但是也不能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台设备上,一旦人类的人口数量上去,一台设备不可能够全人类使用,而这台设备的制造也十分精密,绝对不是目前人类的科技可以复制的。
所以人类还是要发展自己的生命科技,这台设备只能作为一个短时的应急方案,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暂时人类不需要太着急,起码这几百年内都不用考虑生命的问题。
星空中,天军战士驾驶着深空雄鹰在来回穿梭,一道道低功率的激光炮正在相互攻伐,新的天军战士必须开始训练了,这次李正阳计划再建造5000艘攻击舰,在量子通讯问题没有解决前,还是需要天军战士们登舰操作。
深空雄鹰已经跟不上星际战争的步伐,作为教练舰使用还是绰绰有余的,利用这段时间不仅可以训练新的天军战士,也可以训练指挥官们对战场节奏的把握,每天都有相互攻伐的训练任务。
1800艘深空雄鹰,分成或多或少的多个部分,不设预案,没有章法,只求结局,整个太阳系都是训练场,谁能把对方全部剿灭,就算胜利,使用低功率的激光炮既不会让战舰受损,又能有实战的氛围,一举两得。
海卫一的一座穹庐里,日夜灯火通明,这是李正阳特意为院士们留下的一座独立穹庐,因为除了这座穹庐,其它的全部都被工业设备填满,人们吃住都在工业设备旁边,设备旁边的一条条绿色植物,有蔬菜,有水果,有些甚至直接摆在了设备上,倒也别有一番风景。
现在这些设备还没有开动,人们必须利用这段时间尽可能多的储备各种食物,一旦生产任务下达,就再也没有时间去做与生产战舰无关的事情了。
那座只属于院士们的穹庐里,各个实验室早已经搭建好,为了让院士们的研究更加顺利,人们尽一切努力满足院士们的需求,小到一根试管,大到一台重型设备,人们都尽心尽力的做到最好。
大家都知道,这些院士才是他们所有人的希望,院士们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没日没夜的工作就成了家常便饭,海卫一并没有地球上的昼夜之分,这些人也一样,经常是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受不了了就随便找个地方躺几个小时,然后起来接着工作。
勤劳总是会有收获,在院士们日以继夜的努力下,一个个小的突破不断的出现,而这些小突破中最大的
第61章 空间曲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