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刘义符既是最高长官又是年龄最小的人所以连续喝了好几杯椒柏酒与桃汤之后再也忍不住借口不胜酒力,不再去喝了。
喝完酒之后便是吃胶牙饧,这个东西与现代的麦芽糖特别相似,是一种极具粘性的糖果。
人们在新年食用这种糖的目的是为了检验牙齿十分坚固,在这个时代人们就将牙齿坚固与否视作身体健康的重要表征,而能够吃这种糖说明身体没有问题,这也是为新年讨一个好彩头。
吃完胶牙饧之后,黑暗料理又来了,要吃五辛盘。五辛盘指的是将五种具有辛辣刺激性气味的蔬菜摆在盘里食用,这五种蔬菜的选择根据地域的不同而略有差别,但一般都是葱、薤、蒜、韭菜和胡荽(香菜)。
食用辛辣的食物有驱寒的作用,而同时食用这五种食物则被视作能够调和五脏之气,使得人的气血通畅,因此其也是新年时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从这一点上又看出佛教与当时中国的习俗格格不入,佛教禁止食用五辛并将其称为五荤,认为这五种东西吃了之后嘴中就带有难闻的气味,不利于和人沟通。
从佛经经意来看,还不利于与神仙交流,反而会招惹鬼怪,不利于自己的修为和成长。这可以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五辛辟邪的作用截然相反。
除了这两种食物之外,还有一个重头戏那就是当时的人们往往会在元日节当天生吞一枚鸡蛋,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鸡蛋有避瘟的作用。
在魏晋时期瘟疫频发对于人们的健康是有很大威胁的。有些地方的百姓甚至还会在生鸡蛋中加入麻子和红豆,来增强其消除疾病的功能。
不过这个习俗后来因为梁武帝崇信佛教禁止杀生而被禁止了,这个老家伙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改变了很多中国的传统习俗。
除了吃之外,这个时代的人还会随身携带却鬼丸,所谓的却鬼丸指的是用辣包裹雄黄制成小药丸用来驱鬼,并且男女佩戴方式也不同,一般都是男左女右。
除了这些之外,刘义符还见到了门神与贴福字的原型,与后世门神形象是秦叔宝和尉迟恭不同,因为现在还没有这两个“古人”,门神像是神荼和郁垒。
据说他们住在度朔山的桃树下,每当发现害人的鬼他们就会将这些鬼用苇绳抓住喂老虎,因此人们便将他们的画像张贴在门上来威吓众恶鬼。
除了他们的画像之外,他们的住所桃树和抓鬼用的苇绳也被认为有驱鬼的功效,因此人们会在门上挂上桃木刻成的桃符以及用蒲苇编成的苇绳来加强驱邪的效果,桃符在后世便演化为福字。
有些对这方面很重视的人家还会在门前放上铁制或者木刻的鸡,或者在门上贴上鸡的图案。因为他们相信鸡是神兽重明鸟的化身,可以用来辟邪镇宅。
当时人们对于驱邪的过分重视从一定层面上也显示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和人民的不安,他们在驱逐的恶鬼可能是战争也可能是政府的苛政,体现了乱世百姓的辛酸与无奈。
第80章 元日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