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古代还有传销?[2/2页]

穿越之极品相公 我有小棉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鲍公子,一文钱真的不行啊,这是我姑娘花了一整晚画的,最少五文钱”一个沙哑的老头声音传来,李逸快走了两步,就听到一个独眼中年人说到“老头子,别不识好歹,能买你的是看得起你,要不然,我看这条街谁敢买”,中年人一边说,一边给旁边的人打个眼色,那人心领神会,摸出一个铜板扔在地方,拿起一幅画就走。李逸走到老人跟前,扶起在地上捡铜板的老人“这不是欺负人吗,大伯,你等着,我去给把画拿回来”说罢,李逸就要去追。还没迈出腿,就被老汉拉住了“公子呀,我知道你是好心,不要去追啦,那人是鲍老二,是这一带的地痞,咱惹不起的,就一幅画我回去让我闺女再画就是了”。
      抬头再看,那二人已经消失在了人流中,李逸也没有办法,就听了老汉的劝说,他反正也没事,就和老汉聊了起来,他得知眼前的老汉姓方,所以称呼他为方老伯。“方老伯,这些字画都是您的笔迹吗?不过怎么看都像是个女孩家的笔迹啊”李逸看了几副说道,方老头嘿嘿一笑,自得的说到“小公子好眼力,这些都是家中小女的笔迹,老头儿我大字不识几个,更别提作画了”,李逸这才明白,旧时女子是不方便露面的,而且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对此李逸也无能为力,毕竟整个社会风气他是改变不了的。不过看到架子上的画他倒是有点想法,但是这事儿还得跟方老伯商量商量,“老伯啊,我看你这半天也没来个人,你看这样行不行,小子我曾经也学习过作画,我作几副也在您这卖行不行,卖的钱咱俩一人一半”。
      方老头一合计,自己也不亏啥,就答应了下来,李逸用五文钱在方老头这里买了几张白纸,说实话,用毛笔让他画个圈还行,作画他是真不行,李逸在旁边包子摊捡了几块儿碳,在地上磨了磨,做成了铅笔状,拿在手里感觉顺手多了。这就要追溯到李逸上大学的时候了,他学的是机械专业,那男女比例,是严重的失衡啊,好容易有几个女生,还是只能看背影的那种。直到大三时候,班级里转来了一名女生,那长的用东北话讲就是贼拉带劲,一双漆黑清澈的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白净的巴掌脸,让全班男生都热血沸腾,班花的名头那是跑不了了。追求者甚多,李逸也不例外,通过多方打听,人家女孩还选修着画画课,这让李逸就坐不住了,选修课老师被李逸磨了一个星期后,终于答应让李逸半路入班,不过告诉他不准捣乱,上课要好好学。就这样,李逸陪着班花画了两年的简笔画,他的技术是越来越精,最后在高校比赛中还拿了个二等奖,不过和班花的关系到是没有走近多少,毕业了才知道,人家对象都谈五年了,毕业就要结婚,结果李逸最后专业课也没学好,女朋友也没捞到,就这样毕业了。
      李逸多买几张纸就是为了能先练练手,毕竟毕业后就没画过,还有些生疏。旁边的方老头从来没见过用碳画画的,也不叫卖了,跑来看李逸是怎么画的。只见李逸趴在纸上,左勾一下,右撇一下,没有一丝纹路规律,李老头心想,这小子怕不是忽悠我的,不过看李逸画的认真,也没去打扰,耐着性子继续看。李逸在跟方老头要纸的时候已经想好要画什么了,他看方老头摆出来的多数都是山水画,偶尔能见到一副松竹梅的,在古代文人心中,山水最能抒发情感与表达个人心情,而松竹梅又是岁寒三友,更能表现高洁的气度,所以这种画也是最畅销的。
      不过李逸却想着反其道行之,他先是在纸上瞄了几个点,再用奇怪的握笔方式,勾勒出不同的线条,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儿,只见纸上一只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周围有展翅飞翔的仙鹤,千姿百态的禽鸟,鸳鸯、斑鸠、大雁、雄鹰等,有立在枝头的、有翱翔天空的、有相互嬉戏的还有婉转鸣叫的,好不热闹。其实在李逸作画时,就有几个人围了上来,现在更是围了一圈人在看,他们也没见过这种奇怪的作画方式,就在李逸写完最后八个字百鸟朝凤,国泰民安后,人群中不知是谁,大喊了三声:好,好,好,其他人也跟着开始喝彩,鼓掌,评价声,称赞声此起彼伏。李逸抬头也吓了一跳,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围着,不过他也顾不上别的,对别人的称赞也只是点头回应,马上起身开始搜寻方老头的身影,对于一个资深销售来说,货物,永远只是货物,如果不变现,那就是一堆废品,而现在这个变现关键就是方老伯,从他的摊子上卖出去才行。
      李逸踮起了脚,因为在里边这一圈没看到方老伯的身影,在他仔细的向外边看去,突然,在左前方,他看到了一个矮个子老头正努力往里边挤,边挤嘴里边喊着小公子小公子,不过因为身材矮小,加上上了年纪,又是常年劳作,根本挤不进来。李逸笑了笑,伸起手冲方老伯打了个手势表示自己看到他了。李逸转身收起画,又一想这么多人冲自己竖大拇指,是不是该感谢一下,随抱拳,冲着各位乡亲致谢,然后走向了方老伯。“哎呀,公子,没想到你的一幅画能引来这么多人,那个,刚才你说的话还算数吧”方老头一见李逸过来,忙迎合说到,心里还踌躇,看他的画这么受欢迎,而且身后一群人估计都在等着他出价儿,有的人像是连银子都拿出来了。李逸知道方老伯什么意思,忙说道:“放心,放心,方老伯,指定放你这卖,来,我告诉你,这个怎么卖”这样,,,然后这样,,,保准行,然后拍了拍方老伯的肩膀就走了,画留给了方老伯,他还要去找一个住的地方,所以不能跟方老伯一块卖画儿。
      “哎,老头,你把画收起来干嘛,你这不就是卖画的吗?我出30文,你卖给我”看方老头将画一卷就要收走,一个身穿青布夹袄的公子说到,方老头心里一喜,不过他还是慢慢的将画收拾,这时旁边有人赶紧说道“我出50文”这次说话的是一个身穿绸缎的公子。一看有人出价了,人群立刻就有人叫价“我出70文”,“我出一两”“我出一两三十文”……,李老头到这声,差点就憋不住了,他的画哪里卖过这么多钱。待人们将价格炒到二两七十文的时候,基本就没啥声音了,方老头这时说到:“这幅画大家也看到了,下笔精妙,独一无二,本来我侄子说是不卖的,不过嘛,既然大家都想要,这样,我们来一个竞拍,底价是二两50文,每叫价一次50文,价高者得”方老头这时又把画拿了出来,慢慢展开,让众人细细欣赏。众人哪见过这样卖货的,一直以来都是明码标价,先到先得,不过还不等他们思索过来,就有人出价了“我出三两”,“我出四两”,“我出四两五十文”,“我出五两”又是一番争抢叫价,虽然方老头不知道为什么李逸让他之前把画收起来,后边再拿出来,但是他一想到都有人出五两了,自己可以分二两半,这可是自己卖半年都挣不到的钱啊,有了这钱就可以给二闺女置办点好的嫁妆了,方老头心里美滋滋但是仍然不能表现出来,直到最后,一位翩翩公子出到了十一两五十文,众人才停止了叫价,方老头收了银子,将画放进画盒里交与那人,“公子,这幅画是您的了,您拿好”。
      送走了那人,方老头一看马上中午了,也该回家吃饭了,不过李逸还没回来,他早早收拾好了东西等李逸。旁边卖包子的老汉和方老头认识时间也不短了,笑着说到“老方头儿,刚才画画那年轻人是谁啊,是不是你家二女婿啊,今天发横财啦,不来点包子?”,方老头高兴的已经合不拢嘴了,把钱放到满是补丁的破袄的内衬里,本来他的衣服里是有兜的,不过都拆下来当补丁了,这是闺女另找破布给她缝的,好让他平时装个东西啥的。
      听了旁边老汉的话,他想了想冲着那人道“呸,别乱放屁,我家二闺女还没说媒呢,小心我锤你,包子不吃了,你家那包子太贵,一文钱一个,我这钱还得留着给我闺女置办嫁妆”,方老头做到包子铺的桌子上,自己倒了杯茶水喝了起来,卖包子的老汉嘿嘿说了一句你就扣吧,转身招呼街上的客人去了,平常不忙的时候,这老哥俩经常一块在这边出摊时间长也就熟悉了,他的两个包子就顶自己一幅画了,哪里吃的起,平常也就在这喝点水,俩人东拉西扯一会儿。“方大叔,怎么样,卖出去了吗?”大概喝了半杯茶水,方老头就听见李逸叫自己。

第2章 古代还有传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