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年纪小,如今胡闹了些,等过个一二年,就好了。”
只是不知道,朝臣们给不给他这个机会。
长公主还在抽泣,“我记得,他小时候很聪明的啊,也乖巧,父亲那时候最喜欢他了。”
可不嘛,当时惟一的儿子,就算和晋惠帝差不多,也要喜欢啊。
“可是,如今,我虽然没念过多少书,可也见过前朝是怎么亡的,父亲是怎么成为皇帝的,你说说,难道父亲的功业就要一代而亡了?”
“阿姐又在胡说了,大哥人还是很好地,”付欣看看周围,拿帕子为长公主擦眼泪。
长公主眼泪又涌出来,半晌,含泪道,“我知道,也记得,他那时候很聪明的。”
“……”
“平常人要念五天的书,他一天就能念好。父亲教他认地图,他认得最全。就连骑射也要比旁人强得多,二弟三弟合起来也不及他!”
付欣抱着长公主,轻轻拍她后心,不时为她擦擦面颊。
长公主犹自抽泣,却忽然道,“是了,定然是张氏。”
“……”
“阿弟长大后,一直是跟着张氏的,还有刚才,阿弟那样胡闹,也不见张氏劝,那样的,那样混账!早知道,当初就该劝父亲去子留母的。”
“……”
付欣将长公主送回了府,坐着马车离开时,天色微暗,她觉得疲惫极了,却又觉得前路漫漫,格外迷茫。
第二天,皇帝命人送了条锦缎织成,裙面上点缀着孔雀毛,腰带则由宝石做成的飞羽裙过来。
付欣吩咐人收起来,放到库房去。
谢蔚然在一旁看了半晌,颇为不解,“怎么不穿上?瞧着也暖和,不过一条裙子,又能说什么?”
“没有合适的上襦和披帛相配。”
“哦。”他还以为这人是介意裙子是皇帝送的。
等坐上去谢府的马车,谢蔚然又问,“我听说,昨天陛下对你很客气。”
“说对了话,自然客气。”付欣欲言又止,瞧着谢蔚然面上的神色小声道,“我大哥喜欢别人夸他。”
“那谏言呢?”
“最好别说。”
谢蔚然犹豫道,“你既然这样清楚他的品性,那先前关系怎么不好?”如今不过一年,皇帝便好的要送她面首了。
“我以为,阿爹会好好教他。”
这语气明明平淡,不知怎的,谢蔚然突然不想看到身边那人的神色。
付欣却无端想起自己的父亲来,说起来,这是头一回,在父亲驾崩后,她想起他来。如今父亲若活着,会怎样呢?太子逐渐成长,北朝俯首称臣,天下安乐和煦。自己这个公主,也过得和乐美满,高枕无忧。
可惜,父亲不在了。
到了谢家,两人去正厅拜见了太傅和夫人。又在厅里稍坐片刻,便开始用午膳。
赵华扬今天也来了,比起往常,她今日穿的稍艳了一些。水红披风配宝蓝的裙子,整个人明艳又大方。
待到席面上,太傅和夫人坐在上首,付欣和谢蔚然坐在谢大公子下首,赵华扬坐在谢大公子夫妇对面。又请了谢家三郎,四郎,两个小姑娘,并如夫人周氏。
中秋夜宴重点在于晚上的赏月和晚宴,因此白天的席面清减了许多。谢太傅领着众人喝了一杯酒,说几句客套话,便说吃饭。
付欣吃了一道酸菜鱼的汤饼,几筷子小酥肉并一碗鲜鱼做底的热汤。吃完过不了一刻,众人都吃完了。
饭后开始喝茶,大概记得上回付欣回门时的教训,谢太傅同夫人这次只安安静静的喝茶,坚决不说一句话,谢大公子也坐得端正,谢三郎刚想说话,便被谢太傅瞪了回去。因此偌大的席面,格外安静。
吃完饭,付欣跟着谢夫人去布置乘风院,等晚上赏完月便歇在这里。
她们出了正厅,沿着回廊往乘风院走,一路上芳草萋萋,大红的灯笼早已挂上,入眼处,生机勃勃的。
付欣过了正院,随谢夫人往乘风院的那条岔路上走,过小桥,踏上鹅卵石小道,她突然停了一步。
“怎么了?”谢夫人跟着停了一步,忙问。
“没事,大概是眼花了,竟瞧见树上挂了月饼。”
谢夫人不由得一笑,“月前我就开始准备做月饼了,用了许多馅料,说不上多贵重,但很有意思。晚上可要仔细尝尝。”
“是。”
两人于是继续朝前走。
付欣却分明记得,刚才,在那树木之后,有一双眼睛正直直望着自己。而当自己望过去时,那双眼睛却消失了。
第四十六章 赏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