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一章 晓之以理[1/2页]

春游曲 复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观音婢两件事都说到了贺兰氏心里。
      一是长孙无宪整日喝酒,她早就受够了,却束手无策。
      二是看着别人的孩子读书、练武,她替自己的儿女着急。
      哪个母亲不关心儿女将来的前途?
      现在看到观音婢替自己说话,贺兰氏似乎增加了说话的底气。
      她双眼微微泛红,对长孙无宪道:
      “你最好别再喝酒,然后找个事做,再多想想孩子的事情。”
      长孙无宪身子向后一靠,双手交叉,放于腹前,斜着脸对着贺兰氏,
      “这个样子,还能做何事?”
      贺兰氏看他破?破摔的样子,眼泪都快要流出来。
      观音婢看了一眼贺兰氏,对长孙无宪许诺,
      “三兄只要不再喝酒,我去给阿娘说,让你去几个农庄巡视农事。”
      贺兰氏接道:“这样最好。”
      长孙无宪闭着嘴也不说话。
      观音婢看着贺兰氏,她想先将孩子的培养安置住,这样就稳住了贺兰氏的心,
      “要不这样,先将阿清送城南庄园,让胡娘以后跟着丁娘子认字、学棋。”
      “孩子的事耽误不得。”
      贺兰氏也不管长孙无宪是否同意,连连点头,“就按三娘说的去做。”
      观音婢见贺兰氏已和自己站在了同一立场,心中暗想,看起来今日的事能成。
      按观音婢所说,可帮贺兰氏解决三个难题:
      一是督促长孙无宪戒酒。
      二是让长孙无宪做事。
      三是规划子女前途。
      这三条,哪一条都是贺兰氏求之不得之事。
      收服了贺兰氏,就算成功了一半。
      她还有更重的筹码,来诱降长孙无宪。
      观音婢思索了一下接着道:
      “只所以,现在就把孩子安排好,是因为等过了孝期,分了家,三兄成了郎主,三嫂成了主母,到时候忙里忙外,你们又顾不上孩子了。”
      听到分家两字,长孙无宪猛地扭过脸,目不转睛地看着观音婢,坐直身子,向后挪了挪。
      分家,是涉及到每个家庭成员利益的重大事情。
      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不由得长孙无宪不关心。
      况且,不久就要分家,自己要做家主,何必再去争现在的管家之权?
      长孙无宪关切问观音婢,“如何分?”
      观音婢看长孙无宪的表情,知道已引起他的兴趣,就不紧不慢地说,
      “按照大隋律法,父母在时儿子不得提出分家,孝期之内不得提出分家。”
      “何时分家由父母作主,父亲不在,由母亲作主。”
      “兄弟之间,不分嫡庶,家产平分,为未嫁之女留出嫁妆。”
      “三兄,我说的可否有错?”
      长孙无宪沉思了一会,仔细思量观音婢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他最后点头表示没有异议,“阿婢说的半点不错。”
      观音婢接着追问,引着长孙无宪顺着自己的思路回答,
      “既然不错,三兄就当明白,何时分家应由母亲决定,是也不是?”
      长孙无宪答道“是。”
      接下来的问话,观音婢已提前设计好,
      “你如整日喝酒,将你们几口和田宅农庄交付给你,母亲会否放心?”
      “如果你撑不起这个家,母亲如何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父亲?”
      长孙无宪听了观音婢所问,默不作声。
      观音婢接着把贺兰氏,拉到和自己同一个立场,
      “假使母亲不管你们能否过好,同意分家,你再问一下三嫂是否同意?”
      “谁家的妻子愿意看到丈夫一天天将家败光?”
      长孙无宪仍然默不作声。
      观音婢转向贺兰氏,问道:“三嫂,你觉得我说的可对?”
      贺兰氏也同意观音婢的说法,“我也觉得,如果你还是整日喝酒,分了家,这日子就没法过。”
      观音婢这一番话,不但树立了高秋娘的权威地位,而且让贺兰氏感觉到了分家之后的危机感。
      此时,她与观音婢的联盟更加牢不可破。
      观音婢看长孙无宪如一只饿虎,虽看到笼中肥肉,却仍不肯钻进笼里。
      她决定再给这位兄长上一剂猛药。
      观音婢的语气变得有些严厉。
      她要直击长孙无宪的软肋,
      “三兄可知,大隋律法如何处罚不孝?”
      “大隋律法规定,守孝期之间,不得任职、不得嫁娶、不得分家、夫妻不得同房、不得怀孕生子、不得饮酒、不得演奏音乐。”
      “触犯以上一条,是为不孝,乃十恶不赦之罪,可处流刑。”
      “三兄,我说的可对?你想一下自己触犯了几条?”
      长孙无宪将自己所行所做一一进行对照,同不同房别人不知道,但饮酒这一条却是跑不了。
      他额上微微渗出汗水,贺兰氏也面有惭色。
      见兄嫂两人皆不出声,观音婢接着晓以厉害,
      “律法苛刻,实难执行,官府虽多是民不告官不究。”
      “但假如不知节制,传入里坊,有多事者举报与官府,三兄将悔之不及。”
      这意思是说,谁都能告你不孝,你还是乖乖听话为好。
      接着,观音婢缓了缓说话的语气,
     &

第八十一章 晓之以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