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九章 河东瘟神[2/2页]

春游曲 复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李氏庄园之中,基本上看不到观音婢的身影。
      人们似乎都已忘记还有二郎娘子存在。
      因为李世民不在家,从长安回到河东之后,观音婢就很少走出院门。
      在屋内读书的时候,经常听见外面有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嬉闹声。
      观音婢觉得非常奇怪,难道唐国公府竟如此没有规矩?会有人经常在内院吵吵嚷嚷。
      她就问覃兰,“是谁整日在外面吵吵嚷嚷?”
      覃兰没好气地答道,
      “还能有谁?是四郎君和他屋里的婢女胡闹。”
      “主母不在家,他早晚会惹出事情来。”
      观音婢甚是不解,
      “他这样胡闹,难道就没人管?”
      覃兰显得有些无奈,
      “四郎君只怕主母,大郎君又宠着他。”
      “除了主母,谁也管不了。”
      听覃兰如此说,观音婢对李元吉越发好奇。
      她就让覃兰给她详细介绍李元吉的情况。
      以前就曾经说过,李元吉生来丑陋,刚一出生,就被窦氏夫人抛弃。
      婢女陈善意将其抱回,偷偷扶养。
      李渊在外任职,告假回家后,陈善意将此事禀明李渊。
      李渊夫妇才重新认下这个儿子。
      因窦氏夫人不喜欢李元吉,李渊又常年在外任职,照顾李元吉的责任就落在了李建成的肩上。
      李建成生性仁厚,素重孝悌,对这个丑陋的四弟则是关爱有加。
      教他练武、读书,照顾生活起居。
      李元吉对李建成也极是亲爱,想独占李建成对弟兄们的关爱。
      每当李建成关心李世民、李玄霸,他就会心生嫉妒。
      李元吉模样丑陋,父亲难亲,母亲不爱。
      在不正常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的性格发育就不健全。
      李元吉自小非常偏执,脾气暴躁,稍不如意就会大发脾气。
      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拿下人出气,非打则骂。
      府里僮仆奴婢避之如虎,唯恐惹祸上身。
      下人们私下里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作“瘟神”。
      窦氏夫人在家的时候,李元吉非常惧怕,还有所收敛。
      窦氏夫人不在家,他便恣意放纵,无人能管。
      惹出了事情,传到李建成那里,他仅是训斥几句而已,也不太过责罚。
      所以,窦氏夫人随李渊赴辽东之后,李元吉愈发肆无忌惮。
      观音婢听了覃兰的介绍,觉着也是无奈,跟着连连摇头。
      她嘱咐在在旁做针线的奉书,
      “你给执棋、侍琴和展画交代一声,让她们离四郎君远些,不要去招惹这个‘瘟神。”
      以后几日,依然照旧。
      观音婢仍然会日日听到,李元吉与自己院里的婢女嬉闹。
      郑观音作为代掌中馈之人,没有出来管。
      观音婢因为李世民有过交代,也不愿出头管这闲事。
      忽然有一日上午,外面没有了吵闹声。
      整个内院显得很安静,观音婢反而觉得有些异常。
      她也不方便打听,就忘了此事,一心一意看书。
      将近午时,院外忽然吵闹之声大作,与往日李元吉与婢女嬉闹大为不同。
      观音婢心想,怕是出了什么乱子,就对吩咐覃兰,
      “你去看一下发生了何事?”
      覃兰领命而去。
      过了片刻,覃兰转回。
      禀报说是李元吉领了四个男仆,要进内院。
      负责掌管内院门房的管事冯妪不允,就与李元吉发生争执。
      冯妪让人喊来郑娘子,郑娘子正不知如何处置。
      观音婢素知郑观音良善,碰到李元吉这个“瘟神”肯定无计可施。
      她向来对自己友善,观音婢不忍看她作难。
      就对覃兰和奉书道:“走,我们过去看看。”
      三个人出了院门,向西上了甬路,再向南直向垂花门。
      老远看到李元吉站在门内,四个男仆站在门外。
      冯妪带着两个女婢挡在李元吉面前。
      郑观音带着婢女霁雪、晴虹站在一旁。
      走到近前,观音婢询问郑观音,“大嫂,发生了何事?”
      还没等郑观音回答,冯妪却抢着和观音婢搭话,
      “长孙娘子,你来评评理。”
      “四郎君带着四个男仆要进内院,我不让。他却坚持要进。”
      “我说,能不能进要让郑娘子发话。就让人请来郑娘子。”
      “郑娘子来后,四郎君竟说我以奴欺主,不把郑娘子和他放在眼里。现在郑娘子正拿不定主意。”

第九十九章 河东瘟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