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座磨坊坐落在小溪的边上,溪水从山上冲下来在这里被人为的修了个弯,沿着磨坊往下轻轻的流淌。磨坊敞开这门,
还没有走到跟前,就听见哗啦啦的水声伴随着豆浆的香味迎面飘来,热腾腾的豆浆香气就从门口的大锅冒了出来,旁边还摆着两板白嫩嫩的豆腐。
冯念念一行人一进到豆腐坊里就有个老妇人过来招呼道:“姑娘,刚煮好的豆浆,要不。”
冯念念笑着道:“大娘,一人一碗,我们没有带豆子,付钱可以不。”
大娘:“可以,一碗一分,加白糖三分。”
“好的。”冯念念点头。
只见长长的条案上摆开几只黑色的粗陶碗,大娘在每个碗都先分好白糖,然后拿起一个大铁勺子在那大锅里咕嘟咕嘟还沸腾的豆浆里小心的舀上一勺的豆浆倒进去。
力度无比的小心,唯恐把豆浆洒了出来。乡下人就是实在,这一碗豆浆的分量可不小,冯念念记得在县里的国营饭店,比这少了不止一半的分量就要三分钱了。
当然,豆腐坊不只是只有豆腐跟豆浆,还有好吃的豆花,两个穿着大娘一样围裙的汉子搬着一个黑釉的小缸出来,里面刚好做好的豆花。
一人中年一人老汉,在这寒冷的天气里两人热的只穿着一件单薄的上衣,把豆花摆在豆腐的旁边后,老汉拿着脖子上的毛巾擦把脸,吆喝的道:“刚出炉的豆花!”
喊了几声后,就坐在边上歇息了起来,拿着个碗去装溪水喝,明明前面的锅里就有这热气腾腾的豆浆,他却去喝溪水。
小华走过去一看,只见缸里的豆花刚刚做好,黄豆做好的豆花不止是白花花的,还带着微微的黄色,还冒着热气,颤巍巍的好像一碰就会碎。
小华深深的吸溜了一口气,跑过来抱住冯念念的腿道:“姐姐,我可以吃豆花吗?那豆花好香啊!”
“你们倒先吃上了,这糯米糕跟豆浆吃上了,豆花还吃得下啊!”
冯念念一看,原来是姗姗来迟的刘婶跟翠花姐,两人手里还各自的拿着一块土布站在一旁,刚进来就听见小华要豆花的说笑。
“刘婶,翠花姐,看你们这样子,买了不少的好东西吧!”冯念念笑道,拿出一包还没有吃过的糯米糕给她们。
刘婶接过糯米糕,咬了一口道:“好吃,这个味也只有这里才能吃到了。”
翠花姐也吃了一口道:“是比其他地方的好吃,这米粉做的好。”
刘婶坐下后跟那老汉打个招呼:“山根叔,山根婶,最近身体怎么样?还好吧!”
“还好,托你的福。”大娘山根婶笑着道,李山根叔也是坐着点头应道。“豆花要不?”
刘婶笑道:“人头上,加糖。”
老汉山根叔站起来:“老价格。”
“哎,知道。”刘婶点头。
不同于装豆浆的勺,李山根叔用一个平底的大铁勺往缸里平平的挖一勺豆花,力度适中刚好的放进粗陶碗里,嫩嫩的豆花没有被弄碎一点,上面在撒上一点粗粗的古巴红糖。一碗美容养颜好吃又营养的豆花就好了。
豆花一上桌,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拿起勺子,舀起一勺豆花,只见它颜色微黄却柔滑细嫩,放入口中一吃,浓郁的豆香就在口中融化开来,加上颗粒粗大的自制土红糖,在口中柔滑中带着粗糙,豆香带着微甜,冯念念陶醉的眯起了眼,其他人也是赞不绝口。
翠花姐从背篓里拿出刚买的花生肉包等吃食,大伙吃完豆花,接着一口肉包一口豆浆的,这个中午就已经都吃饱了。
刘婶边吃边说:“我刚刚看见有一个摊子有在卖这个土红糖,等一下我们一起看看去,一斤才8毛钱,比供销社的红糖便宜多了。”
土红糖是村里自己用甘蔗熬煮的出来的红糖,比供销社的红糖少了几道工序,杂质多,颗粒粗,但是价格比供销社的红糖便宜近一半,很多人有机会都会买这种土红糖。
“嗯,好啊!”翠花姐跟冯念念都应道。就在大家都说说笑笑的时候,旁边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牵着个小女孩过来了,眼巴巴的站在豆花的缸旁看着冯念念一伙人喝着豆浆。
“在这里干啥呢?回家去!”李山根呵斥一声,就把两个小孩吓跑了。
刘婶看着大伙开心的喝着豆浆,得意的道:“怎么样,山根叔在我们村可是做了几十年的豆腐,家传手艺,以前还在县区卖过豆腐呢?”
冯念念慢慢的喝着豆浆道:“然后就在村里开了这一家豆腐坊?
第45章 买豆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