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头的房屋。走在石子铺设的路上,阳光透过竹叶间的缝隙直射下来,在李?的衣服上留下斑驳的影子。
管家看了看一旁的李?,思索一阵,他也不知道李?是哪个王爷,只能笼统的说道。
“老爷,有位王爷求见。”
“哪位老朋友啊?”苍老的声音从屋内传出。声音虽老却不带一丝暮气,洪亮且中气十足。
“小王李?,年十五岁,称不上老。”李?笑着回答道。
只听屋内有推凳子,起身的声音。紧接着有脚步声由远及近,木门缓缓打开。门内走出来一个精神抖擞的小老头。
或许是岁月折磨,他有一副古铜色的脸孔,眉眼间虽尽显英雄气,却遮不住眼角的褶皱,尖尖的下巴上飘着花白的山羊胡子。年过花甲,却身体硬朗。
“不知燕王殿下驾到,老夫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哈哈,无妨无妨,李公爷折煞小王,快快请起。”李?忙上前虚扶。
“老夫虽收到陛下旨意,却不想殿下这么早就来了。”
“学本事,宜早不宜迟嘛。”李?笑道。
“哈哈,好!请殿下随老夫屋内叙话。”李靖吩咐管家备茶,自己则引李?进屋。
进入屋内,淡淡的檀木香缭绕在身旁,镂空的雕花窗透过斑斑驳驳的阳光,屋子周围摆放着各种书架,墙上挂着字画和刀剑。中间放着一张花梨木长案,一卷卷竹简摞在上面,另一边还有一摞纸制书籍。
看来自己来之前,李靖就在抄录这些古籍。
“李公爷不必多礼,我是向您学本事的,自然以师礼相待。”李?说道。
“殿下纯良,不拘礼法,愿以师相称,老夫深感欣慰。然老夫深知礼法不可废,君臣有别,所以各论各的便是。”李靖笑道。
“老师的事迹,?实为钦佩。能跟随您学习兵法,荣幸之至。”李?诚恳的说,这可是李靖啊,大唐军神,后世更是被神话的人物。能跟他学习兵法,确实荣幸,说不定还能学到早已失传的《六军镜》呢。
“学兵法倒是其次,殿下可知陛下为何要你跟老夫学么。”李靖坐在他刚才坐的椅子上,拿起竹简,边看边说。
“父皇想我能立下战功,将来有自保之力?”李?谨慎说道。
“老夫再问,殿下可知文学馆为何建立?”
“这......彰显陛下对四哥的宠爱?”
李靖意味深长地说道:“既然要做你的老师,就要把话说明白,出了这个门,殿下自然忘了便是。”
“殿下所想只在表层,陛下希望你在军中积累威望,魏王积累世族文臣的威望。希望你们共同扶保太子,保其将来周全。陛下在时尤能压住手底下的文臣老将,陛下不在便会有某些不忠之人跳出来。殿下是聪明人,可明白其中道理?”
到底是人老成精,看问题就是透彻。如此一来,无论是自己还是李泰,只要出现一点和太子不睦的表现,便会被废除现在的权力。
文人墨客尚不足惧,可将来自己这个有军中威望,手握兵权的儿子,怕是一旦舍弃,便是粉身碎骨。他完全相信老爹能置自己于死地,杀兄弑弟,逼父让位都干得出来,何况一个儿子。
“弟子明白。”
“哈哈,明白就好,烂在肚子里,出门就忘掉。”李靖放下手中竹简笑道。
“不知老师所录何书。”李?从进门就很好奇。
“哦,春秋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殿下可有兴趣。”
“那是自然,此书被奉为兵家经典,连父皇都爱不释手,曾说过‘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我自当向往。”
李靖也不多说,笑着将手中竹简递给李?。
“拿回府仔细研读,过些时日,老夫要考校。”
李?接过竹简,小心翼翼的在手中摊开。上面尽是些密密麻麻的小字,仔细看去,上面李靖加了许多注解。这东西是宝啊,天底下哪里去找李靖注解的《孙子兵法》啊!
大致看了一遍,缓缓卷起来。
“既如此,弟子就不多叨扰老师了,明日再来聆听教诲。”
李靖轻抚额头,皇上这给他安排了个祖宗啊。做太子三师也不用天天讲课吧。
“殿下不必如此,三日来一次便好。”
第15章 求教国公,李靖解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