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章 兄友弟恭,太子做媒[2/2页]

大唐武帝 夜间出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人在一众官员百姓的目送下进了长安城。
      行至坊间,李?停下脚步。
      “大哥,臣弟回府换身衣服觐见父皇,先行一步。”
      李承乾点头示意。
      李?命韩屈兵在前方带路,自己则钻进了后面的马车中,马车里可是坐着药王的,这可不能让太子抢了。
      “神医,观吾兄弟三人如何?”
      “哈哈,陛下皇子之间相互关爱,兄友弟恭,此为陛下之福。”孙思邈双目微睁,笑着说道,只是这抹笑容大有深意。
      李?也不计较,人老成精。老滑头他又不是没见过,比如自己的老丈人。
      他看了一眼孙思邈身上老旧的道袍,随即说道:“小王回府换身衣服就带您老觐见父皇,您老不换一身?”
      “皆是俗物,换与不换都是一样的。”
      回到王府,李?命人唤来了瓜丫。
      两个月没见这丫头,又丰满了一些,看得李?连连摇头,这怎么就不知道保持身材呢。
      李?仔细梳洗一番,便要带着孙思邈和韩屈兵进宫。
      话分两头,路口处分别的李承乾直奔皇宫,而那位太常卿韦挺早已在宫门外等候。
      甘露殿内,正在批阅奏表的李世民听说太子来了,便放下了手中的奏表。
      “宣。”
      “儿臣拜见陛下。”
      “臣,太常卿韦挺,拜见陛下。”
      李世民随意地一抬手,示意两人平身。
      “儿臣已将燕王接入城中,特来向父皇复命。”李承乾起身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很是满意太子的作风,随即看向韦挺问道:“韦郡男何事?”
      没等韦挺回答,李承乾抢先说道:“父皇,韦大人是儿臣带来的。儿臣今日见到五弟才忽然想到,他已是到了成婚的年纪。
      儿臣观朝中,韦郡男之女二八年华,容貌秀丽,知书达礼,温柔娴淑,为五弟良配。”
      说完便朝韦挺使了个眼色。
      韦挺心领神会,拿出女儿的画像和生辰八字递了上去。
      李世民展开画像端详了一会儿,又看了看生辰八字,微笑着说道:“乾儿有心了,城南韦杜、去天五尺。韦氏是大族,人才众多,倒的确是门好亲事。”
      李承乾心里想的是,韦氏可是要承我的情。况且老五是个性情中人,即使平时再冷静,这回可不会答应。还会因此惹怒父皇得罪韦氏,此为一石三鸟之计。
      “为父皇分忧,乃儿臣分内之事。”
      此时门外传来太监的声音:“燕王李?觐见!”
      “哦??儿来的正好,宣!”李世民今日心情大好,有两个这么优秀的儿子,老怀大慰啊。
      李?一进门便看到了太子和一个陌生老头,也没在意,躬身下拜。
      “哈哈,起来吧。吾儿在幽州的表现,朕十分满意。旁边这位就是韩屈兵吧,朕听李爱卿说了,你是韩擒虎老将军的曾孙,不愧是将门之后。
      此次幽州之行,按燕王奏报,你功居第一。
      朕与兵部商议,封你为宣节副尉,赏金百两,继续在燕王手下留用。”
      韩屈兵听陛下提到自己,当即横跨一步,躬身下拜。
      “臣韩屈兵,谢陛下隆恩。”
      “起来吧,好好辅佐朕的儿子。”
      李世民满意点头,随即望向李?身后的老道士,疑惑道:“?儿,你身后何人?”
      “回父皇,此乃儿臣凑表里提到了神医孙思邈,这次幽州瘟疫能这么快平息,孙神医功不可没。
      儿臣听闻母后有气疾,咳喘不止,特此带孙神医回长安给母后医病。”
      李世民闻言龙颜大悦,孙思邈他是听说过的,早在他做秦王征战天下之时,便知晓此人医术出神入化,为当世第一。
      “吾儿有心了,朕这就任命孙思邈做御医,医治皇后气疾。”
      “父皇且慢,容儿臣禀明一事。孙神医过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儿臣答应过他不入朝为官,并且医治之事还请母后移驾燕王府。”
      李世民脸色明显沉了下来。
      李?连忙说道:“父皇常教导儿臣,君子守信,当一诺千金。儿臣此次幽州之行,可以不要封赏,只求兑现诺言。”
      这孙思邈是一定要留在自己身边的,一旦老爹强行留下,他也不知这老道士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罢了,就依你吧。”李世民叹了一口气,他还不至于为了个医生和儿子对立。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

第42章 兄友弟恭,太子做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