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7章 假公孙引来真公孙,忠顺王何曾有忠顺(上)[1/2页]

穿越红楼之我是贾琏 爱吃鸭锁骨的乐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凤姐笑道。“我不过这么一说,哪里就真是个拐子了?便就是拐子,有我在管叫她有来无回,再害不得人就是了。”又问,“那公孙大娘既说她要做人师父,想来自己的绣工定是不俗了。你见过她刺绣么?”
      平儿摇头道。“若说是绣品也曾见了几件,倒是不俗。今日我也带了一件,姐姐瞧瞧。”说着就从袖里拿出来。“若说亲见她刺绣,这可真不曾见过了。但凡她来,就躲在房里和晴雯嘀嘀咕咕的,不叫旁人瞧的。但凡名家大家,技艺秘籍不叫外人知道也是常情。”
      凤姐拿到手一瞧,不由得先赞了一声道。“这寒鸦戏水绣的轻盈流畅清越悠长,果然不俗。比之老太太房里那几件纹绣也不差些的。”
      平儿笑道。“若这绣品果然是真珍品,这公孙大娘怕真是名家呢。”
      凤姐摇头道。“说不好,知人知面不知心,宁可是我们过于小心了。”便吩咐小红道。“你素日和晴雯关系不错,绣坊里的老嬷嬷也颇认得几个。该去找那些嬷嬷悄悄把晴雯出身在咱们家的消息透露给那公孙大娘,震吓震吓她。若她果然起了坏心,也有个忌惮。今日就去,越性放你半日假,自在玩一会。明儿再来。”小红应了就去了。
      凤姐又问平儿。“她可说自己是哪里的名家?”
      平儿道。“这我却留心了,她说过自己是湖南来的。”
      凤姐点点头,又唤了刚才送信与她说平儿来的小丫头福儿。说道。“你去寻主文的相公,叫他修书一封与那湖南的节度使余超,劳他打听当地可果然有姓公孙的湘绣娘子,再打听得她的底细,比方身形长相,如今多大、现住何方、可曾嫁人生子、越细越好。就以二爷的名儿去写。”
      那文书听了立时依嘱写完交与福儿,瞧着小丫头走得远了,忙去外面书房找贾琏。
      贾琏正在外面见客,听得文书来了忙出去问何事。文书便一五一十说与贾琏听了,末了笑道。“二奶奶要信我也不敢违了她,此时信已写好交出去了。”
      原来凤姐这人若说对家人自是极好,掏心挖肺也能的。原书里她对大观园里一干姐妹极好,极疼她们的,就连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也肯暗地里送衣服送银子,对刘姥姥这种不相干的亲戚虽有些瞧不起,也肯出个二十两的银子帮衬。可狠起来,对旁人的命是从不顾惜的。别说动了她男人的尤二姐,也曾曾逞能,为了几千两银子就借着贾家的权势,害死了一对小情人。勿论她在外放高利贷不知害死了多少人。
      贾琏深知其为人,因而悄悄下令府中上下信件凡是发出,文书需抄录一份副本叫他瞧了才能发出。其中以王夫人、凤姐与外间信件为甚,深恐她们无知者无畏,靠着贾府与王家的权势行谋私之事。幸而他做得隐秘,不曾叫王夫人等发现。
      他这些日子也颇知道有个公孙大娘进出绣坊,他见平儿来家,又见凤姐查这公孙的底细,心里也就略猜到一点。赏了文书回去,就听里面人笑。“想不到琏二爷文质彬彬,倒也做这等事。”
      贾琏笑道。“你深知我家底事,也该知道为何我做这些了。先别说这个,我托你打听的事呢?”
      展小昭笑道。“今日来寻琏兄所为何来?自然是有了眉目了。”
      原来那日贾琏托展小昭寻智能儿下落,谁料展小昭姑妈有信,叫他去一趟。俗语说长辈命不可违,展小昭只得将此事另托了人去查探,及至姑妈家事完,其人来禀说已寻到智能儿。原来就在北城外十里处一家宅院里。
      展小昭到底不放心,悄悄去瞧了几次。但见四进的院子中间一颗枣树,收拾的甚是清爽利落。院中奶娘、洒扫、老仆人不过七八人而已。这智能儿已蓄了头发,做妇人打扮。整日不过带着孩子玩耍嬉乐而已。
      既已寻着智能儿,展小昭便来寻贾琏,谁知来了几次贾琏因要去乡下建学塾,都不曾碰上。
      这日展小昭在家闲坐,有个邻里相熟的老汉老罗,人常唤罗老汉的,闻得展小昭有侠义之名,便拎了两斤酒二两肉寻了过来。展小昭虽是士绅之家,却极为好客,平生不为名利所拘,与庄稼汉也时常有来往的。见罗老汉来了,依旧恭敬迎了进去。因问。“咱们街里街坊住着,大叔闲了只管来坐了叙话,又何必费这些银钱送东西来?”
      罗老汉一辈子老实本分,见展小昭相问满腔里的话不知从何说起,又怕说了还是无益。半百的汉子憋红了脸半日叹了一口气,泪水滚滚而下。
      展小昭见此就知他必是有事来求的,因道。“罗大叔莫慌。若有什么事便告诉我,我虽不才,必能助你寻个道来。”
      罗老汉见展小昭说话和气态度恭谨,分明是个极好的人。不由得坐在末座,向展小昭哭着诉来。
      原来这罗老汉有个女儿,年方十二,生得颇有几分姿色。虽是庄户人家的女儿,在家也是疼得和眼珠子一般,一家人过得甚是和乐。谁料前日随她妈去外婆家,走至半路,不知哪里来了一伙强人,竟将小女生拉硬拽地掳走了,她娘呼天抢地回来去报官,谁知将那堂鼓敲破也无人来管,那衙役反来轰人,见我婆娘不走便言说她扰乱公堂,若是不走就要叫她受那立枷之刑。这老罗本是最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又不认得什么达官贵人,也不认得什么强盗匪类,此刻又有何办法寻回女儿?老两口唯有呆坐在家淌眼抹泪罢了。
      还是隔壁家一名秀才走来道。“老汉,如今世道不公,官不为官民作不得民,你在家就是哭

第127章 假公孙引来真公孙,忠顺王何曾有忠顺(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