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来说。
什么时候攻下邺城,他并没有明确命令。反正只要把邺城围住就行,为此他已做好了围城一年的准备!
什么?粮草够不够?
这不废话嘛!
扬州、徐州、豫州共击数千万亩屯田才刚迎来了丰收,在他升级后的五谷丰登天赋以及粮道共鸣加成下。
粮草绝对管够!
更何况,这段时间里他所筹集的粮草,就已经够大军吃三个月时间。而三个月后,这批刚收割的粮草也将会运送至邺城这边。
甚至于,关于如何运送这些海量粮草,徐亮早在出兵前就致书给驻军在荆州夷陵的诸葛亮,向其提出木牛流马的构思。
诸葛亮听闻他这个提议后,盛赞他这个想法竟与自己想到了一块去。这些天诸葛亮正在整顿荆州内政,训练士兵,为攻益州做十足准备。
而益州位于蜀地,蜀道山川险峻,难于上青天。这粮草运送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为此他便生出了制作一种名叫木牛流马的运输工具,可以省去人力物力,并且能够驮运更多粮草,纵然是崎岖难走的山地亦可如履平地。
既然两人都想到了一块,诸葛亮认为这是天意。愈发肯定了木牛流马的可能性,便开始着手制作。
当制作出来后,试验非常成功。
目前,吴国全军上下都开始使用这种木牛流马,替代原先征用的大量民夫。如此节省了太多的资源不说,而且还大大加快了后勤运输效率。
周瑜、庞统、荀??⒐?巍⑿焓?热嗽诩?侥九A髀硎滴锖螅??前?皇褪郑?圃拊弧澳堋薄
徐亮更加形象,直接赞其为“牛逼。”
至此,牛逼一词在吴国传诵开,本意为木牛流马逼真灵活,仿如活物,真乃人间杰作。后比喻某人在某项领域非常厉害。
这样一来,战争所说的劳民伤财,开始得到了有效缓解。
“袁绍,我就不信你特么能撑上一年!”
城外攻城大军之后,徐亮高骑在血麒麟上,观战之余,如此心道。
他的身旁。
吕玲绮与马云禄一左一右相伴,两女尽是身穿甲衣,飒飒美艳。
于是。
袁绍想着吴军攻不过六月必自乱,徐亮想着魏军打死也撑不到一年。
两位皇帝各怀心思,开始了漫长的攻守僵持。
但问题在于,袁绍被围困在邺城,政令一直发不出去,与冀州、幽州各地无法连通。
而徐亮却始终掌握主动,对外界态势的感知一刻也不停歇。
待到围城两个月之后。
西线周瑜、吕布起五万大军,再兵分两路北上,进攻渤海郡,目标直指南皮。
而荆州,诸葛亮亦是开始自荆州各地集结八万大军,准备向益州刘璋宣战。
大军不断往夷陵集结,张辽、黄忠、甘宁、吕蒙、魏延、徐晃、曹仁、陆逊众将随时待命。
位于成都的蜀汉皇帝刘璋得知吴军动向,心生惊恐,坐立难安。向朝堂文武百官问策,大将张任道:
“陛下勿忧,我蜀地有崇山峻岭相阻,若吴军胆敢来进犯,我即刻领我蜀地将士屯兵鱼复,只要扼守住这入蜀水道,则吴军虽有百万众亦不能犯我丝毫!”
刘璋点头称是,称赞道:“有大将军此言,朕可无忧矣!”
文官队列中,一相貌矮丑之人站出道:“大将军所言不错,但似乎却忽略了一点。”
张任道:“张子乔有何话,直说便是。”
张松看了看刘璋,在刘璋点头授意下,方才不疾不徐拱手道:
“目下吴军兵锋正盛,大有一副对天下志在必得之势。而诸葛亮此人又极擅用兵,奇谋诡计层出不穷,我军若将全部希望都投在扼守鱼复上,恐怕未必能得偿所愿。”
张任听他这样说,不满道:“你这是在怀疑我张任的统兵能力?”
张松急忙道:“在下不敢,只是在下心系蜀地与陛下安全,认为此等危难时刻,绝不可将希望投在一个篮子中,当多作准备,以应对不时之需。”
见张任脸色愈发黑沉,张松赶紧又道:
“当然,若是大将军能万分保证,足以守御住鱼复的话,那就当在下什么都没说过。”
张任怒道:“我当然能守住!”
阶上,刘璋见两人即将争吵起来,眉间愁绪更深,打断道:
“太仆卿所言深得朕意,那以卿所见,朕该如何多作准备?”
张松道:“我蜀地偏居一偶,虽有地势之利,却总归只有半州之地。以半州对抗雄踞天下半壁江山的吴国,我认为实乃螳臂挡车,不自量力尔。”
“陛下立世之道,当奉守远交近攻之策。而松有一谋,使徐亮、诸葛亮必不敢轻犯西川。”
刘璋大喜,问计道:“何计?”
“关中汉帝徐英,奉行汉祀,乃与陛下同心同德。此人勇武过人、心怀大义。鲜卑南下入侵并州时,并州牧高干溃不成军,徐英领兵前往驰援,大败鲜卑于皋狼。”
“陛下何不遣使结好,使为外援,可以拒徐亮、诸葛亮矣!”
刘璋闻言,思虑片刻,正要说话,却见黄权站出道:“陛下万万不可!陛下若听张松之言,西川恐将属他人!”
刘璋皱眉道:“如何说?”
黄权道:“那徐英乃是徐亮义弟,陛下若请为外援,不就成了引狼入室了吗?”
张松道:“时袁术与袁绍,乃同父异母亲兄弟,如此尚互相攻伐,示为死敌,又何况义兄弟乎?”
说着,向着刘璋拱手道:“陛下,吴军犯界,有烧眉之急;若不早定,悔之晚矣啊!”
刘璋虽不听黄权之谏,道:“那好,朕便结好徐英,请其为外援入我蜀地,助我共拒徐亮。”
“谁可出使?”
张松道:“非法正、孟达,不可往也。”
刘璋遂命法正、孟达前往关中。
……
邺城这边。
刘璋请徐英为外援的消息传至吴军大营,徐亮差点笑喷。
“我去,这样也行?”
那么看来刘璋活该是要被灭。
刘备都被他收归帐下了,本以为刘璋总算不用再被人夺了益州基业,可到头来,他承认还是自己肤浅了。
有些人的懦弱,是刻进骨子里的,并不会存着历史的改变而改变。
如此,徐亮向诸葛亮发去急信,令其先别着急攻入益州,先观望一阵,主要看徐英入蜀后,会不会也来个鸠占鹊巢。
如果连徐英这种纯善孩子都忍不住的话,那他发誓以后就再也不黑刘备了。
唉,可怜的刘璋。
第391章 刘璋请外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