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们也要做生意,那还可以收税啊!这不就等于把世家、客商的一部分钱粮又收到国库中来了吗?
      他们生意做的越好,国库收的越多,何乐而不为啊?
      曹操的藏书也很多,他在想,如果把自己的也让客商拿到洛阳去,让他变成新书,而且还是很多本,那该多好啊!
      到时候自己不但能够看到,还想将这本书赏给谁,就赏给谁。
      可是万一被洛阳扣下了呢?
      最后他决定,先拿出几本他认为不太珍贵的,找一个可靠的客商,去试一试,如果可以,下次继续,如果真被扣下了,损失也不会太大。
      抱着同样思想的还有许多官员,他们自然也不可能亲自把书拉到洛阳,这一下,所有客商都忙了起来。
      洛阳就更忙了,每天城中拉竹简的车都排着长队,上交了竹简之后,给出了取书的时间,快则几天,十几天,慢则好几个月。
      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里面内容变化的并不多,排版起来很容易,因此几天就能完成,将成本和平均利润的两成上交,书就可以拉走了,以后要多少还可以继续印。
      而那些孤本的书,这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一时之间,新书的风波一下子压过了三大诸侯准备称王的这件事。
      当然,这件事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不过都是三大诸侯麾下的重要官员,其他人并没有参与。
      许都朝堂之上,最近的气氛也缓和了很多,是新书给众朝臣带来了活力,他们不再去想张绣、曹操、袁绍准备称王的事。
      文士,哪个不喜欢书呀?
      几十篇文章都可以拿在手里,哪里像以前,一篇文章要两名武士抬进来。
      张绣让锦衣卫搜集了一下买书人的信息,结果发现,正如黄承彦等人分析的那样,寒门子弟非常少。
      新书寒门子弟绝对买得起,可是他们不识字,买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为自己的孩子买上一两本。
      一个家族要提升文化素养,的确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而世家大族早就认识到书的重要性,新书的出现,让他们有更大的机会获得丰富的知识。
      冬去春来,时间进入了建安十一年。
      在过去的这一年,是大汉百姓,自黄巾之乱开始,过的最幸福的一年。
      尽管这一年并不太平,尤其是南方,先是旱情严重,再是洪涝灾害。
      可是骠骑大将军未雨绸缪,让所有百姓非常轻松的战胜了灾难。
      大汉十三州,所有地方的战火都停了,到处都是繁荣的景象。
      这一年发生的两件大事也让所有人都感到兴奋、激动。
      三大诸侯准备称王,麾下官员肯定能得到升迁,人人都兴奋无比。
      新书的出现,让读书人欣喜若狂,让客商找到了商机,而且是一个永久的商机。
      新年的欢庆刚刚结束,洛阳传出了让张绣治下所有人都兴奋的消息。
      骠骑大将军张绣,进位汉王!

第339章 进位汉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