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陶艳玲心想,超过40多分,全年级都能排在前面了,理应分配到快班,因为没有关系,就分到慢班,这实在有点不公平。
陶艳玲是学校对面的部队大院里长大的,父亲是装甲兵技术学校的教官。她们这个部队的子弟,可以无条件来这所郊区重点中学读书。
从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学校分了快慢班,依据是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
陶艳玲喜欢文科类,但理科,尤其是数学几何,是她的麻烦。偏科的她被分到慢班。
家里一直对此耿耿,担心这样她的弱科会更弱。她的父母一直托关系在协调转到快班去,甚至打算实在不行就给她转学。
好在语文课是她的挚爱,能当上语文课代表,她心里很满足。
当老师口中议论的那个高分同学,分到她的前座时,不知为什么,她心里一阵莫名的激动。
她的激动来源于早于同学们知道他的底细,或许还有像她这个年纪的女生,对成绩好的男生,自然萌发的一种好感。
自此,每次在课堂上,她总是留意他的一举一动。她喜欢看他抿着嘴角认真听讲的样子,也喜欢他站起来侃侃回答问题时的帅气。自习课时,见他紧锁眉头解题的侧影,陶艳玲时常走神,回过神时,心里不免泛起异样的慌张。
每次,她在收取他的作业本后,会特意把他和自己的前后摞在一起。看着两个紧挨着的作业本,再端详着作业本上的名字(她会经常用指头在衣角偷偷摹写他的名字),她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感。
面对陶艳玲内心里惊涛骇浪般的汹涌,高征宇却宛若海平线处的冰山,丝毫未觉。在高征宇的审美里,陶艳玲的眼睛看起来有些小,这对于他来说是有缺憾的。
今天的作文课,听到他藏在心里的理想,被这个娇小的女孩侵占了,不服气之余,不禁对这弱小的身躯里蕴含如此宏大的能量,暗暗称奇。
现在,陶艳玲出去了,教室里只剩下高征宇一个人,他呆呆地在座位上出神。
高征宇知道刚才陶艳玲的那个动作意味着什么。他读过很多书,当然能明白这一“挨”传递的意图和温暖。
仔细回想起每次收语文作业,她投来的似羞似嗔的眼神,伴随着浅浅的微笑,腮边的两个小酒窝,衬托在白净的脸上,倒也煞是好看。
但在他一贯的意识里,认真学习是现在唯一天经地义的事情,怎样面对这样的一个她,还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高征宇矛盾的同时,出于本能,心里却有种莫名的东西在动。就像曾经读过的书中有关爱情的描写,带给他的内心萌动类似,不自觉地,他内心朦朦胧胧地渴望着什么,期待着那种心潮澎湃的感觉。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似乎与一般青春期的初恋有所不同,在高征宇看来,这甚至到底算不算恋,都没来得及得到答案,却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告了段落。
学期进行不到一半,因调快班未果,陶艳玲被家里转学了。
转学发生的很突然,前一天陶艳玲还和往常一样上课,没有任何征兆。
高征宇后面的座位空了几天,然后被安排上新同学,大家都议论,陶艳玲转走了。
高征宇的心,也像那几天身后的座位一样,空荡了一阵子。
第8章 语文课代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