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章 煤矿子弟学校[1/2页]

青春躺不平 结草成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个不合群的少年,每次下课总是等到同学们都奔出教室,才一个人踯躅到门口。他低着头,孤独的举止与周围嬉笑喧腾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
      章邯岭煤矿是临城市国营直属煤矿,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煤矿因地取名。之所以叫章邯岭,是因为翻过山顶在一块平坦的凹处,埋着当年完颜兀术的一个部将完颜娄室章邯。完颜兀术就是与岳飞对峙的那个金兀术。
      高征宇初中那几年,每当广播里播放刘兰芳评书《岳飞传》的时间,矿区也和其他地方一样,几乎是万人空巷的。
      听评书,是当时人们主要的娱乐活动,与现在丰富甚至过剩的文化生活相比,简直low到爆。但那时却给人们枯燥的生活,注入了丰富的谈资。街头巷尾,总能听到人们谈论里面的情节,甚至对于哈迷蚩(金兀术的军师)的鼻子被宋军割掉后,重新安上却安颠倒了,下雨时鼻孔到底漏不漏雨,类似这样的问题也会引起一番争论。在当地,这个金兀术的章邯墓,也被人们拿来说事,猜测着是否被岳飞所杀。
      其实,这个章邯只是当时北方金国一个领兵的将领,没和岳飞交过手,岳飞也没有打到东北来。但这都不妨碍人们牵强附会的想象,甚至经常有人去墓前寻觅考证。但那里除了几块残缺的石碑,上面模糊着考古人员认定的所谓金文外,着实看不到任何与岳飞有关的痕迹。
      章邯岭煤矿建矿之初,急需一些熟练的技术工人。市里从各个煤矿陆续抽调一些骨干支援。高征宇的父亲高凤山因为井下工作经验丰富,又任劳任怨肯带头苦干,被选调到这里,担任二井掘进一队队长。
      半年后,家属区的宿舍竣工,高凤山分到了一套两居室的红砖平房。于是,高征宇的母亲带着孩子们也从原来的矿区迁过来。也正是这时,少年高征宇被从山东老家接了回来。那年他七岁,正是该上学的年龄。
      早晨的阳光透过淡淡的云层,洒在沿坡而建的十几排平房上面。各家屋顶的方形红砖烟囱里,星星散散有几处收尾的晨起炊烟。
      此时,因昨天站前警务室耽搁傍黑才到家的青年高征宇,正穿过位于第一栋平房前的矿子弟学校操场。那是工人们用黄土推平后夯成的,黄沙铺满了整个操场表面,两组篮球架和跑道边沙坑旁的一组单、双杠,是操场上的全部摆设。
      走在熟悉的沙土操场上,望着不远处传来阵阵读书声的教室,高征宇仿佛听到了下课铃声,看到了蜂拥到操场上打闹嬉笑的同学后面,低着头迟迟出现在教室门口自己的身影。
      那个不合群的少年,每次下课总是等到同学们都奔出教室,才一个人踯躅到门口。他低着头,孤独的举止与周围嬉笑喧腾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
      他有每天一成不变的课间路线,沿着墙边走到操场,从一个篮球架到另一个篮球架。四个篮球架转完,沿

第10章 煤矿子弟学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