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章 局里的安排[1/2页]

青春躺不平 结草成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明德多年的从政经历,早已历炼出了一种超凡的能力,即使上千人的会场,讲上一两个小时,他都可以不用任何稿子。
      临城市企业管理局局长办公室。
      紫檀色被称作两头沉的巨大写字台后面,面色威严的李明德局长半仰半坐在深棕色高靠背皮质沙发椅里。写字台对面,铺着白色蕾边方巾的沙发上,三个人手拿本子,前倾着身子,面向着他。
      企业管理局人事科长姜丽丽汇报着:
      “这次招干共录取了八十七人,比原定的一百零五人少了十八人。根据今年市编办和人事局审批的编制指标,这批学员即使都分配下去,还会有缺额。上个星期根据您的指示,我们对市局及各个分局的用人需求,又进行了一次核实。各用人单位都希望不要削减分配给他们的名额,尤其是朝阳、三道分局和市局的直属市场所和车辆管理所,管理压力很大,希望能尽快把人分配到位。所以,怎样调整这些指标,还请您指示。”
      “今年市里提出要加快市场建设,对很多群众已经自发形成的市场,要求尽快纳入到管理范畴。对不合乎要求的散乱市场和场外交易,要坚决取缔。对一些私下雇工行为和投机倒把活动,要坚决打击。各个城区审批的市场已经超过了我们管理覆盖的能力,就是这样,还有很多散乱的街边市场不断冒出来,增加了我们管理的难度。这一状况,市里也始料不及。这就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分局基层所对管理力量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今年,是市里改革开放的开局年,企业管理局是首当其冲的重点部门,要一改过去‘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落后局面,尽快加强力量,适应这个趋势,掌握管理的主动权。”
      李明德局长不紧不慢的说到此,停顿了一下,端起写字台上的盖杯,掀起杯盖,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叶,轻轻啜了一口。
      李明德局长看似漫不经心的谈着工作,但每一句话都高屋建瓴,却又契合实际。如果此时秘书在场,记录下来,不用加工整理,完全可以作为一份正式的报告使用。
      李明德多年的从政经历,早已历炼出了一种超凡的能力,即使上千人的会场,讲上一两个小时,他都可以不用任何稿子。今天,仅仅是一次例行的工作汇报,不需要出会议纪要,也不需记录。
      今年已经五十四岁的李明德,半年前被调任临城市企业管理局党委书记兼局长。
      在市主要领导对他的谈话中,明确表明,市里决定由他全面掌管组建不久的企业管理局,是市领导对他的信任。因为在出任六台县县委书记期间,他曾率先响应市里的号召,在县里的几个公社搞了市场试点,效果和反响都很好,受到省里表扬。况且企业管理局比一般的局要高出半格,是条条管理,业务上直接受省局垂直领导,是双重管理体制。需要一个经验丰富,有综合领导能力,又能妥善平衡省市关系的干部来掌舵。经市里综合考量,最终选派他出任临城市企业管理局局长。
      李明德心里明白,市里选派他来负责企业管理局,除了主要领导说的原因外,最主要还是看重他的上下协调和沟通能力。
      企业管理局刚刚从市商业委员会独立出来,百业待兴,需要一个有资历,在省里、市里都能有效联系的强力局长。作为一个县革委会时就担任副主任的他来说,疏通关系,搭建一个市直属的一级局,尽快开展工作,是比较适合他的一项工作。
      一方面,工作交往上,他那些熟悉的省市部门的关系,可以为他解决不少正常业务之外的难题。另一方面,他在县里工作的大局观和强硬的工作作风,也能帮助他迅速开展工作。这两方面,恰恰是临城市希望大力发展市场,赶上其他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步伐的一个急需。
      企业管理局虽说管理的范

第34章 局里的安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