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山镇地处沙洋县西南端,距沙洋县城60公里,东与沙洋县拾回桥镇隔河相望,南与古城荆州纪南镇接壤,西与荆州市川店镇交界,北与沙洋县十里铺镇相邻。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素有“荆门南大门”之称,是荆州市联南拓西的窗口.
身上的钱带足了,在外边不知要盘桓多少时日呢!王英找了间档次不错的旅馆,这儿的标间不贵,每晚160元还包含早餐。
简单地梳洗过后。王英按事先了解到的情况,找旅馆的那位三十几岁的女服务员打听着关于蒋姓大家族的情况。
这蒋姓在纪山真的是大家族了,服务员便姓蒋。她对王英很是热情。把王英所要了解的情况一一对他述说。
蒋姓主要聚居地已经整体拆迁。蒋澍的名字她也听老辈子的人说过,说这人随国民党渡海去了台湾,但从来就没听说过他的下落!蒋澍那一房的已经没有了人留在纪山,更具体的情况她也说不上来。应该老辈子的人更清楚。
根据这大姐提供的情况,午后不久,王英拎着一袋水果和奶粉,找到了处于镇郊的敬老院。
大姐所说的那位老辈子,现年八十有六的孤寡老人蒋存礼,就居住在这所养老院。
在现今这个信用缺失的社会,面对陌生人多少都会带点提防心。幸好王英那稚嫩而俊美的面孔,那一脸的真诚笑容,让人会不由得产生亲和感。
谢过临近退休的副院长。王英把礼物放在蒋存礼的小桌旁。有人来看望,这让寂寞的老人很是高兴。
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不良由行,思维倒还清晰!
王英介绍了着自己,说是蒋澍友人的晚辈。当年,自己祖父受过蒋澍的大恩。这次过来是想完成蒋澍临终前的遗愿。
知恩不忘报,老人夸赞不已!
当年关于蒋澍的传闻很多,即使到了六十年后的现在,有不少的事迹还会流传在族人的口中。老人慢慢打开了记忆阀门。
老人说,在有记忆的年龄他曾亲眼见过蒋澍。家境好,人风流,那时的蒋澍家有多房妻妾!他还知道蒋澍的武功很强,依稀记得他当年勇斗青皮流氓的往事,以一敌百啊,还能毫发无伤!
荆沙沦陷之前,蒋澍出门访友了。等他归来方知,家中的妻妾面对日寇暴行,无人苟且偷生,全都自尽了!
后来就听说蒋澍到国民党的军队上去了!再过了两年,县上敲锣打鼓地给蒋家送牌匾,说是他在部队立了大功。
可惜他投错了部队,最后随老蒋去了台湾喽!
老人带着唏嘘地叹道。
王英抓住了要领,仔细询问着蒋澍的武功来源与那次出游的地点。
“他没师父!”老人一口咬定。良久才道,族人也有传闻,说他的师父是道士。但从来没人见过!后来也是听说那次他好像就是去了九宫山。一去就是几个月。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了,他家出事的前几年,他也是去过的。
到了晚饭时分,陪着老人聊了一下午的王英,给老人留下了三千块钱才告辞归去。
他的心情有些沉重!看似有线索,实际到这里差不多就算断了!老人的猜测没错,他的师父是九宫山老道,但九宫山道士众多,又是60多年前的事了,无名无姓的,可怎么找啊?
没有眉目也得去寻找!
次日一早,王英便驱车离开了纪山。
第63章 九宫山访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