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得快讥笑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小薛华,你知道我爸爸是谁吗?老红军!”
薛华说:“老红军多啦,你说哪一个啊?”
牛缺草不客气地抢话说:“小薛华啊,你肯定不知道,叶部长妈妈肯定知道啦……”
听不出话外话的殷英笑着说:“哈哈哈哈……牛科出洋相啦,得快妈妈还能不知道得快爸爸啊?”
薛华不耐烦地说:“你们说什么啊?牛叔叔你继续讲故事吧。”
牛缺草说,我爸和我爷爷都不识字,实践中都感到识字、算账的重要。
于是,我叔父到了读书年龄就上学堂读书了。
在我家有一个口口相传的有关我叔父读书的“段子”——
我叔父上学了,在学堂整整三天没吱声。
第四天吱声了,大声喊:“汪某某大汉奸!”
一语震惊全班师生。
看着我叔父读书,我爸羡慕了,我爷爷仍然不让我爸读;
我爸叫我叔父教他读书,我叔父更是不愿意。
一天晚上,我叔父在有口无心地被动地晚读,我爸在聚精会神地主动地倾听;
接着,我叔父也开始背书了,背不下去时,刚要查书,我爸提醒了一句,我叔父又背下去了。
这时,趁我叔父高兴,我爸说:“你把白天老师教的东西再教给我,我给你钱。”
缺钱的我叔父的两只眼睛睁得像两个铜钱,说:“真的吗?一言为定!”
这样,我爸就把白天做买卖时我爷爷给的“奖金”全部作了晚上的“学费”。
日积月累,我爸识了许多字,会背许多古诗文,懂了许多大道理……
此时,本家有位年迈的私塾老先生,大家都称呼他四老爹。
听说晚辈中有人“没上一天学,识了许多字”的传言,四老爹在病榻上考我爸。
也许很满意吧,他教我爸查《康熙字典》,
他教我爸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增广贤文》,
他教我爸吟诵《千家诗》,
临终前还把这些书籍送给我爸。
我爸如获至宝——
白天在集市上抽空看,晚上在我叔父那里学习结束后还要“加班”看;
早年全神专注地看,中年忙里抽闲地看;
中华某国时看,中华人某共和国时看;
自己看,六十年代初教我看……
醉酒时,思维不正常,说话东一句西一句,家常情况无法正常交流。
于是,我拿他教会我儿时背诵的《百家姓》来“深层次”交流,奇迹出现了——
我说:“赵钱孙李,”他慢慢地轻声说:“周吴郑王。”
我说:“冯陈褚卫,”他犹豫一下轻声说:“蒋沈韩杨。”……
我说:“墨哈谯笪,”他沉思半天说:“年爱阳佟。”
我说:“第五言福,”
他眼睛有神地望着我,我一下子回忆起他当初教我时的眼神,眼中蓄满泪水。
他说:“《百家姓》终。”
我夸奖他,就像他当初夸奖我。
不仅我夸奖我爸,乡亲们也夸奖他识文断字,会讲故事;
夸他一天学堂没
第201章 长辈考晚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