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3章 谨防人意歹[2/2页]

超级教师混都市 文丝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康熙听见“臣今见”,忽生感悟,在回答大臣话语之余,随笔写出“览”字。
      “览”字繁体由“臣、今、见”三个单字组成,这位大臣用拆字法提醒了康熙,十分机灵,非常巧妙。
      牛缺草感觉到,“江天一览”这四个字,的确不是一气呵成。这“江天一”三个字要比“览”字大些。因为康熙御笔碑在亭子里面,所以留云亭又叫“江天一览亭”。
      牛缺草他们来到了金山西侧的金鳌岭上的七峰亭。
      导游介绍说,七峰亭又叫七峰阁。当年,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催返临安,途经这里,在拜访道月方丈的时候,问:“我昨夜营宿瓜洲,梦见两犬讲话。请问是什么意思?”
      道月方丈解梦说:“二犬对言,是一‘狱字,此去临安,恐有牢狱之灾,施主务必谨慎。善哉善哉。”
      分别时候,道月方丈赠给岳飞一首诗:“风波亭下浪滔滔,千万留心把舵牢。谨防同舟人意歹,将身推落在波涛。”
      道月方丈赠给岳飞一首诗,牛缺草过耳能诵;冥冥之中,感到道月方丈又在耳边提醒自己……
      后来,岳飞于风波亭被害之时,叹息道:“悔不听道月方丈之言。”
      秦桧听闻金山寺道月方丈能后未卜先知,就派将军何立前往拘捕。
      何立到达金山时候,恰逢道月方丈正在召集佛会说法:“吾年四十九,是非终日有。不为自己身,只因多开口。何立自南来,我向西方走。不是佛力大,几乎落人手。”
      说完便坐化归天了。
      秦桧没有捉拿到道月方丈,便认为金鳌岭上的七峰突出,代代都出高僧,盛怒之下,下令把七峰统统削平,以达破坏风水之意。
      为纪念岳飞和道月方丈,后人在这里建造了这座“七峰亭”。
      接着,牛缺草他们来到慈寿塔下。
      慈寿塔,耸立在金山西北峰上。
      慈寿塔又名金山塔,塔身高三十米,始建于一千四百多年前,宋朝时改建成双塔,分别取名为“荐慈塔”和“荐寿塔”。
      双塔倒塌后,两江总督刘坤一为祝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又重建现塔,取名慈寿塔。
      慈寿塔往北不远,就到了法海洞。
      导游介绍说,这是金山寺开山祖师裴头陀(即法海禅师)的苦修之处,又名裴公洞。
      据说,唐代宰相裴休有个儿子叫裴头陀,他曾经住过这个洞。
      刚到金山时,满目荒凉,殿宇破落,裴头陀带领众增,种植蔬菜,修缮房舍。
      有一天,动土得到金子,经过官府批准,动用黄金,装修寺庙,金山寺自此得名。
      洞中供有法海塑像,法海端坐修行,慈眉善目。
      在法海洞还有一个白龙洞,洞内有白娘子和小青的汉白玉雕像。
      “昔有白蟒踞焉,一名蟒洞,唐裴头陀压胜去之。”这是《金山志》有关于此洞的记载。
      神话《白蛇传》中的法海和裴头陀本来是毫不相干的,好事者由《金山志》中的“白蟒”联想到“白蛇”,由“压胜去之”,虚构出已成魔怪的法海将“白素贞(白蛇)”收入钵内,镇压在雷峰塔下。
      因此,“法海洞”之后,又有一个“白龙洞”。
      牛缺草问导游,导游也说不清楚……
      就这样,牛缺草他们眼看胜景,导游又将胜景与历史小故事绕在一起,把景点说活了,使人留连忘返!
      晚上投宿临近宾馆。
      由于很累,牛缺草他们早早就睡了。次早起来,吃了一招的免费早餐,便向汉东省赶来。

第393章 谨防人意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