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石的打算中,原先是打算省点事儿,像烫米粉一样来做饵丝。
但爷爷听说他的打算后,觉得万客来的早餐都是蒸或者煮,炒的则只有五白炒饭,所以建议也可以炒饵丝,让客人们吃的更丰富一些。
于是万石准备在烫饵丝之外,也做一下炒饵丝,由他来做。
而爷爷则在白案区烫饵丝,两个人一起做早餐,满足更多客人需求。
万石算是看出来了,爷爷是真的宝刀不老,非常想要在后厨里多发挥一点作用,所以他也就不拦着爷爷想要忙碌的心了。
既然爷爷想忙,那就让他烫饵丝好了,这份工作并不重,早上也只有两个半小时,估计不会累到爷爷的,相反的,还会让他高兴。
美丽的星空之下,万石举着不灭火把走进了面条工坊,准备在这里做饵块。
其实饵块本身也可以直接做着吃,比如著名的‘米饭饼子烧饵块,就是著名的云南十八怪之一。
饵块的制作方法,万石也在这些天里反复学过了,自认为是不会翻车的。
这也是他敢于公布即将推出十道故乡美食这一消息的底气所在。
在云南十八怪中,对于饵块的总结相当到位——米饭粑粑叫饵块。
粑粑和炕粑差不多,其实就是饼,那么饵块也就是用米饭做的饼。
要制作饵块,首先当然需要上好的大米。
因为饵块本来就是大米的转化食物,和米粉、糍粑、米线是一样的,大家属于兄弟食物。
说到好大米,万石制醋用的显德一号水稻和光绪三号糯稻自然是最绝佳的大米。
不过在制作饵块时,糯米是用不上的。
让系统提供了四大袋子显德一号水稻稻米,万石把它们洗干净后,浸泡了一段时间,就上了饭甑蒸熟。
却也不需要蒸的太熟,太熟的话比较黏,不利于饵块的筋道。
所以在蒸到七分熟的时候,万石就把它们倒了出来。
接着放在石舀里捶打,就跟做年糕时一样。
等蒸熟的大米被捶打成面团的样子,就可以拿出来了。
在这些步骤上,和做年糕是基本相同的。
不同的是,年糕用的是糯米,粘度更大,而饵块用的是大米,比较没有那么黏。
再然后,饵块的做法就要和手擀面差不多了。
把像面团一样的米团分出了二分之一,放在面条工坊的大桌子上,万石又把最长的那一根无尘擀面杖拿了过来,开始擀制。
不一会儿,像擀面面皮一样的大米皮便成形了,万石一口气擀了好多张。
把大米皮像擀面面皮一样卷起来,然后用刀均匀的切下,它们便变成了一条条粗细基本一致的饵丝,猛地一看,和擀面并没有太大区别。
但在口味上,二者却有很大区别,一个是米香,一个是面香。
反倒是在口感上,它们一样的筋道弹牙。
另一半米团,随后也被万石擀成了一张张米皮,不过这些米皮要更厚一些。
米皮成型后,万石没有把它们卷起来切,而是直接按照四公分宽、八公分长的标准,把它们切成了一堆小块。
这些小块便是最正宗的饵块了。
相较而言,之前的薄米皮虽然也是饵块,但叫饵饼要更合适。
这种小的饵块,就比较
第381章 制作饵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