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下水救人[1/2页]

我料诸君皆有病 木拾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白桉坐了一会儿便称有事告辞离开了。
      杜骞提议,天色正好,何不相约对面的寒秋山,登高游览。
      此提议一出,立即得到其他人的附和。滢方也没什么意见,正好最近吃多了,微微有些发福,运动运动也未不可。
      众人跟着杜骞,纷纷起身移步。
      滢方若有似无地跟在一行人的最后面。杜芙像是有意等她似的,走在离她不远的地方。
      滢方自然明白杜芙的意思,微微笑道:“杜姑娘快追上他们吧,不用顾及我这个闲人,让我一个人在这最后面慢慢走着吧。”
      杜芙并没有动作,而是问:“宋公子为何喜欢走在这最后面?可是和这些朋友们不熟悉?”
      滢方能说她只是想安静一会儿,所以才不想跟前面的人一起走吗?
      她摇了摇头,煞有其事地对杜芙道:“有时候,只有走在最后面,才能看清一些事情。”
      杜芙听到滢方的话,认真地想了想,隔了一会儿,才抬起头看着滢方道:“我虽不知道宋公子说的意思,但从言谈之中,我觉得宋公子定非池中之物,若是假以时日,定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滢方忍俊不禁,“好,那就借你吉言。”
      她本是玩笑之语,杜芙怎么这样当真?
      或许是滢方的笑容太过耀眼,以至于一向大方得体的杜芙看着她愣怔了片刻,直到滢方走出了杜芙的视线,她才回过神来,嘴角噙了一抹甜蜜的微笑。
      因为一行七八人,再加上大大小小的随身奴仆十几人,小船根本坐不下。杜骞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艘朱漆的大船,二层小楼,窗户上挂着金色的薄纱,微风轻轻吹起,为这艘船增添了一些神秘的气息。
      大船乘着清波慢慢驶过来,滢方和众人站在湖岸边等候,远远便听到了阵阵丝竹之音,清新雅致。
      滢方紧跟着众人上了夹板,纵目望去,对面便是寒秋山。此时正值春季,寒秋山青色盎然,扑来而来一阵清凉的气息。
      众人一起进了小楼。雅阁内,窗户被撑起,纱帐被湖面上的清风吹得飘舞了起来,隐隐约约能看到阳光下粼粼的水光。大家各自坐在了案几旁,一张四扇楠木樱草色刻丝琉璃屏风下,伶人弹奏着乐曲,让人不禁心旷神怡。
      大家谈天说地,偶然间有人谈起战神秦王,唏嘘道:“这秦王征战沙场十余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鲜有吃败仗的,听闻品行也不错,高风亮节,选贤使能,有才能的人都愿意追随他,要不是被身世所累,怎会这么多年一直呆在关外。”
      坐席上传来一片叹息的声音。
      或许是秦王鲜少回京,这还是滢方第一次从别人口中听到关于秦王的事情,因此来了几分兴趣。
      杜骞是难得的好脾气,此时却反驳了别人:“岚生兄此话不妥,秦王是皇子时,就被当今皇上封为秦王,也是几位皇子中唯一有御赐宅邸的人,可知皇上并非不看重秦王。可他依旧愿意留在关外,不是因为不受宠,而是因为他的深明大义,我们之所以能安好无虞地坐在这里,正是因为秦王数十年如一日地守在关外。他的胸怀,是我辈所不能企及的。”
      顾岚生被杜骞这么一说,登时觉得没了脸面,急急道:“皇上封他为秦王还不是可怜他,要不是当初他被边疆的几个部落的敌军所……”
      “岚生!”尔东突然厉声喝道,他打断了顾岚生的话,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皇上下令不许再提这件事,你难道忘了吗?”
      顾岚生涌到嘴边的话突然咽下去了,他的脸变得通红,环视了一圈在座的众人,恹恹地低下头去,像是个受气的小媳妇似的。
      尔东了解顾岚生不服输的脾气,摇头叹息道:“你这么莽撞,迟早会惹出事端来。”
      顾岚生更委屈了,皱着眉头小声嘟囔道:“好啦,我知道了,以后我不说了还不行吗?”
      杜骞意识到了自己刚才说的话伤了顾岚生的自尊心,安慰道:“岚生弟待人真诚,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出自本心,我们都是明白的。”
      顾岚生这才抬头,从座位上起身,恭恭敬敬地朝众人做了一个礼,神色中有些不大自然,“适才岚生一时贪图嘴快,忘记了分寸,只希望在座的兄台不要介意的好。”
      大家连忙见好就收,又谈论起其他的话题来。
      滢方的心里却有些好奇,秦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这样在雅阁里坐了一小会儿,滢方渐渐开始头晕起来。杜骞见她面色不善,关怀道:“滢方弟可是晕船?”
      滢方点点头,她的外祖父母在江浙一带,小时候她曾去外祖父母那里坐过几次船,长大后便不曾坐过了。
      杜骞指着船舱外道,“要不滢方弟去甲板上吹吹风,兴许会好点。若是滢方弟不介意,我可陪滢方弟一起出去。”
      滢方一边摇头一边站起身来,“那倒不必了,还是我一人去吧,席上这么多人呢,杜骞兄不必事事顾及着我。”
      杜骞这才点点头,让滢方出去了。
      滢方从船舱里出来,迎面吹来带着些许凉风,让她的脑袋瞬间清醒了不少。如今快到了寒秋山,山底下越发森寒,连带着风也寒冷了几分,滢方衣衫单薄,忍不住抱住了双臂。
      忽然间噗通一声,重物掉进水里的声音。紧接着是一阵呼救的女声,滢方能准确地辨认出这是杜芙的声音。
      滢方循着声音望去,只见在离她不远的甲板上,一处栏杆已经空空荡荡,杜芙的丫鬟站在旁边干着急。她连忙跑了过去,只见在离船不远的湖面上,杜芙在水里不断地扑腾着,衣裙漂浮在水面。滢方想都没想,径直跳了下去,她很小的时候在外祖父母家学过凫水,不知现在还记得多少。
      二月底的湖水尚且冰冷,滢方一入水,犹如腊月的寒冰直入骨髓,她的身体一个激灵,颤抖着游向杜芙。
      杜芙不会游泳,到了生命垂危的这一刻,完全失去了理智,在水里不断扑腾着,刚一触摸到滢方的身体,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般,紧紧地抓住不放开。
      滢方穿着棉绒长褂,灌了水之后,重了十倍不止,再加上杜芙的不断挣扎,让她时常在水里浮沉。她渐渐脱力,意识也开始变得涣散。
      千钧一发之际,一叶小舟从不远处飘过来。一个长相魁梧的渔夫迅速跳下水,向滢方和杜芙游过来。他一只手拽一个,像是拎小鸡仔似的将两人拎到了小舟上。
      滢方喘着大气躺在小船上,抬头看着澄澈的天空,从未觉得阳光如此美好过。
      良久,滢方坐了起来,正看见对面的杜芙,她还沉浸在刚才的恐惧当中,眼眶中滚动着晶莹的泪水,木然地看着某个方向。
      滢方拍了拍她的肩膀,柔声安慰她道:“别害怕,已经安全了。”
      杜芙眸光流转,看向了滢方,那一丁点的坚强在滢方温柔的目光下忽然土崩瓦解,她一把抱住了滢方,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谢谢你……宋公子。”
      滢方竟然愿意冒着危险救她。
      杜芙心里的某处,突然被这个点戳中,慢慢柔软了下来。
      待她慢慢冷静下来,她和滢方分开,看了看身上春光乍泄的样子,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我们先上大船换件衣服吧。”
      滢方点点头。
      但等到杜芙换上新的襦裙时,滢方已经告辞了。
      她望着茫茫湖面,一艘小舟渐行渐远,心里五味杂陈。
      后面突然有人慨叹道:“滢方兄果然心肠好,这次竟会弃自己的性命于不顾也要救妹妹,真的让人好生敬佩。”
      杜芙回头,杜骞站在她身后不远的地方,她低眉笑道:“哥哥说得对,宋公子这样好的人,已经很难遇到了。”
      回府的路上,滢方的脸已经冻得苍白如纸,嘴唇也微微发紫,哆哆嗦嗦地坐在马车上。满冬皱着眉头,不由分说地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滢方盖上。
      滢方本想推拒,满冬却道:“大人知道刚才有多危险吗?要不是渔夫及时赶来,大人的性命都要没了。”
      这种话从满冬的嘴里说出来,让滢方心里有些惊奇,这满冬胆子越来越大了,如今竟敢责备起她了。
      她盯着满冬,他坐在她的右侧边,薄薄的嘴唇紧抿着,下颚角微微抬起,五官在光影下显得格外立体,有种桀骜不驯的气质。
      能够在亲人都去世的情况下,顽强地活到现在,也需要超乎常人的意志吧。
      她突然问:“满冬,你有想过你的将来吗?”
      满冬转过头,眼睛定定地看着她,“我的将来,只希望那些去世的亲人泉下有知,能够为我所做的事情感到高兴。”
      滢方想到了自己,笑着拍了一下满冬的肩膀,“小弟弟,我看好你。”
      此后余生,满冬常常能想起这个下午,滢方说这句话时眼睛的明亮。只是有些事情,一开始便注定了结局。
      碧空如洗,微风渐暖,杨柳抽出新芽,青草间吐露芬芳,南徙的燕雀在屋檐下来来回回盘旋,找寻着旧时之窝,眨眼便已是三月初旬。
      三月上朝的第一天,滢方

第十八章 下水救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