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5章 谈笑生风[2/2页]

问剑天涯 乾为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王安石笑道:“子夏过赞了,我空读诗书又有何用,若真有治世之才,便如本朝开国宰辅赵普赵大人,半部论语便可治天下啊。”
      两人会心一笑,那茶博士则端着一壶刚沏好的龙井茶和一盘糕点走了过来。茶道源远流长,兴起于两汉,南北朝时已蔚然成风,到了隋唐五代则兴盛之极,以致坊间“不可一日无茶”。
      有宋一代,酒肆常以茶坊为名,店中则以售卖酒菜为主。盖因宋人饮茶成风,饮酒更是无度,因而酒肆之中暗藏赌坊、娼妓也不足为怪。三人落座的这家“飞鸿茶肆”也是如此,只不过郭家坞弹丸之地,酒楼中未必便有那些藏污纳垢之事,更别说评书讲古、蹴鞠玩乐了。
      王安石见茶博士摆好三只碗,高提茶壶,手腕一斜,茶水从壶口倾泻而出,眨眼功夫便已斟了三碗茶,皆是八分满;茶叶浮于水上,涟漪转瞬即逝,观其色泽、嗅其清香,无不叫人心意徜徉。
      茶博士道:“三位请用茶,这是上品西湖龙井,小的已洗了三次,水温正好,等茶叶沉了底,稍后可用。”
      王安石赞道:“茶博士,当真好手艺啊!我闻此茶,真如泛舟碧海,骑鹿青崖,好生快意!”
      茶博士放下茶壶,摆手道:“茶博士不敢当,凤凰三点头,小的只能点一头,断然称不上‘博士二字,只算得上茶学生罢了。这自古以来,能称得上‘茶博士之人,不过只有祖师爷陆羽一人!”
      王安石听他谈吐不俗,暗想茶楼雅苑茗香熏陶,这小厮比之酒坊中的小二可要文雅得多,不禁点头笑道:“颇有见地,那茶圣陆羽的‘茶博士三字,乃是唐德宗皇帝御赐,自然不敢乱用。”
      茶博士笑盈盈地点头附和,却听许灵问道:“王小哥哥,凤凰三点头是什么名堂,你会吗?”
      王安石年岁比许灵稍长,听这清丽可人的小姑娘发问,还直呼自己“王小哥哥”,不由得脸色一红,道:“我自然不会,能有这等功夫,非要练个十年八年不可。方才这位小哥提起茶壶,只一下便将茶水倒出,倘若是凤凰三点首,须用手腕反复提拉茶壶,三起三落,便能做到水线三粗三细,水声三高三低,水流三缓三急,便如斟茶之人向你三次鞠躬,以致敬意。”
      雁凌峰和许灵听王安石谈论茶道,见他年纪虽轻,却能引经据典,可见学识渊博,而对这“茶学生”的茶艺也十分钦佩,虽说“凤凰三点头”他只点了一头,却也技艺不凡,真不知这手功夫若是淋漓尽致施展出来,该是何等技惊四座。
      茶博士将三只茶碗盖好,道了声“三位请用”,迎着其他客人的招呼声匆匆下去。王安石手按碗盖,对雁凌峰说道:“子夏,这茶博士当真风趣啊。”
      雁凌峰笑道:“还是介甫风趣。我雁凌峰是个直性子,有一说一,如介甫你这般意气风发的书生,我还是头一次见到,想来你定有匡扶济世的才能!”
      王安石欣然不已,想不到在这偏北小镇竟能高山流水得遇知音,手按碗盖说道:“子夏盛赞愧不敢当,匡扶济世之才我不敢说,然而济世之心却从未泯灭,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说到此处愈加畅快,揭开碗盖说道:“韩兄真是知我心意,在下未吐露一字胸中报复,只怕寸功未建,句句空谈,想不到竟被你一眼看出!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今日得遇知音,当真幸甚!我便以茶代酒,敬韩兄一碗。”
      用碗饮茶之法,乃是左手持盖,右手持碗,揭盖后拨去浮叶,再行慢慢品尝,隋唐以来文人墨客更重此道,这王安石出身书香门第,从小谙熟这套规矩,可他说了“以茶代酒”后,却颇有几分习武之人的洒脱豪迈,执碗说了个“请”字,仰头一饮而尽。

第215章 谈笑生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