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8章 再入蜀中[2/2页]

问剑天涯 乾为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陈皮五屡次劝他更换马匹,声称这一路去成都遥遥两千余里,山高水远,连日奔波,只靠一匹马显然不足,迟早要做更换,莫不如将马匹留在陕西路内,日后回延州时也好经管。
      雁凌峰并非不爱惜此马,但他前程未决,到了青城山后还要因情形而定,多半是要回大名府家中探望一番,若是将哈日巴拉寄留于此,唯恐驿卒不会精心照料,甚至被转卖出手也未可知;毕竟大宋境内好马难得,有谁见了这样一匹好马会不动心思,花重金购买也在情理之中,故而并未答应陈皮五的建议。
      二人未时三刻起程,西过太白,南下秦岭,定更时分便进了洋州界内,次日涉汉水进入利州路,到达兴元府落脚,这便算入了蜀地。
      二月初旬,正是椿树抽芽的时节,朔风虽止,冰雪未消,古人云: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不时飘落的零星雨雪虽欲被藏大地,但春意在一路南下的途中已少露头角,春寒料峭,毕竟挡不住大地回暖。
      如此一路南下,日行百余里,出兴元府后第三日上午便经由利州到了剑阁。蜀道虽然难行,但离梓州已不过一百五十里路,即算信马徐步,三日内也可赶到;之后快马加鞭去成都府,三日时光着实充裕得很。
      出剑阁后又行数十里,夜宿递铺,雁凌峰决议明晨赶往剑神关,要陈皮五先行自去成都,只怕耽搁他的驿程。
      陈皮五见雁凌峰执意如此,知他有事要独自办理,便答应下来,不过他受万龙铖赀嘱,自然不敢怠慢,取来笔墨连夜作图,在纸上勾勒出山川河络,标明沿途所经馆驿与私家店铺,甚至路程远近、风土民俗、崎岖险要也都有注明;得知雁凌峰并不打算在成都落脚,可他独自去青城山时总是由成都府中转,其他路径并不熟识,不敢胡乱指点,便将由成都入青城山的几条路径标注得格外细致;至于剑神关的所在,他只知里程与方位,却从未亲自去过。
      雁凌峰接过图纸,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经陈皮五悉心讲解,好在都可读懂,就此歧路分别,雁凌峰只身西行,按着途中标识,寻剑神关而去。
      晨光熹微,一夜间寒霜落雪,满地覆冰,林路颇为湿滑。雁凌峰只怕马失前蹄,一路上按辔徐行,沿途山林密布,多逢山野樵子,屡加打探,得知路途未有偏差,欣慰之余却听几个樵夫说剑神关周遭这些日来颇不太平。雁凌峰微觉诧异,略作思忖,猜知应是灵波教作祟,可既已到了龙门阶下,又怎能空身而返。
      行将正午,稍觉人困马乏,正要寻个地方小憩,但闻流水淙峥,便知远处有山溪倾泻,却因林木茂盛,只闻其声,未见其形。雁凌峰寻声催马,想要找到溪流处落脚,也好饮一饮马匹。却绝脚下路途倏然变得平坦开阔,一条丁字岔路直通三面,道路两旁虽树木丛杂,但谷地地势并无起伏,大可通行车马。他稍作犹疑,抬头辨了辨太阳方位,依旧径直向西而去。
      行出七八里路,忽听左手边传来喧嚷声,也就在四五十步远近。雁凌峰驻马观望,蜀中林木冬季常绿,透过林间缝隙,隐约可见一间楼馆的红木飞檐吊脚若有若无,可人声铁定是从彼处传来,断然无假。犹豫之间,忽听有人高声招呼“店家”,方知果真是一处酒肆茶舍之地,不禁心头一喜,庆幸饮马打尖皆有了着落。
      心念一转,暗想脚下离剑神关已不远,说不准此间的店铺与楚门皆有关联,急忙翻身下马,将佩剑取下束在腰间,整了整军服,将军帽压下遮住额角,捋了捋颌下长过寸许的青须,正要发足。

第338章 再入蜀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