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雄英给的解决办法也不是不可以,参与且贪污的全杀了,没有参与的降级就可以。
杀一波大官来个杀鸡儆猴,剩下的没有杀的把柄都在咱手上,不怕他们不用心办事,否则下次他们死定了。
既然如此,那就等两件事结果都出来了,在宣布。
“雄英啊,空印一事既然是你提出来的,就需要对你奖励,告诉爷爷,你有什么想要的。”
“爷爷,四书五经我看一遍就会了,您帮我找些史书呗,光听宋师傅讲解也没什么意思,还有爷爷,我脑子里有些东西,想要些匠人帮我实现,你帮我找些匠人吧。”
朱雄英也不客气,直接就给老朱说了自己想要的。
“史书,这个简单,你爹的太子府里就有,都在你爹的书房,你直接去他书房看就是了,匠人,工部最多,既然雄英想要,就让你爹带你去工部挑选,成立个匠人司,你担任司长,咱家大孙想要,咱也不能小气。”
瞧瞧这待遇,朱标都有些吃味,想要匠人,就直接去工部选,还给成立了个匠人司。
朱标倒也没说什么,一个司长罢了,也知道雄英可是三岁就接了户部尚书,还发现了空印一事,自己的儿子他了解,从不做无把握之事,想要匠人,肯定是他的脑子里有些东西想要做出来。
(工部,六部之一。掌全国土木兴建、水利工程及各项器物制作等事。金代工部隶尚书省。正三品衙门。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元代工部属中书省。初时或以兵、刑、工为右3部,或以工部自立。世祖至元五年(1268)后,工部单立成为定制。设官品秩与金同。辖诸色人匠总管府等机构。明初仍隶中书省。洪武十三年(1680)罢中书省后直隶于皇帝。正二品衙门。设尚书主持部务,左、右侍郎为之副,下设司务厅,掌催督、稽缓、勾销簿书。其属,洪武二十九年(1380)定为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郎中为司官,下设员外郎、主事。又辖营缮所、文思院及局、库、所、提举司、司等机构,各以所正、所副、大使、副使、提举、副提举领之。清沿明制,于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设立工部。初设时以贝勒阿巴泰管部务,以下设满承政2人,蒙、汉承政各1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停贝勒总理部务,改设满、汉尚书,无定员,满、汉左右侍郎各1人。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定满、汉尚书各1人。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以大学士兼理部务。自顺治至光绪初年,工部各官名额屡有增减。据《光绪会典事例》卷20所载,其尚书满、汉各1人(均从一品)。左右侍郎满、汉各1人(均正二品)。郎中满18人,蒙1人,汉5人。员外郎宗室1人,满19人,蒙1人,汉4人。堂主事满3人,汉军1人。主事宗室1人,满11人,蒙1人,汉8人。司库4人,司匠2人,库使31人(以上三职均为满员)。笔帖式宗室1人,满85人,蒙2人,汉军10人。缮本笔帖式10人(满员)。经承78人。总数共317人。此外尚有额外郎中、员外郎、主事及七品小京官若干人。)
第8章 奖励 工匠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