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章 疑问,幼军[2/2页]

大明之明武帝实录 狐逍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易保住了命,锦衣卫也保证了,不会被解散,你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一心一意的去完成皇太孙殿下交代给你的任务,不能闹出幺蛾子。
      朱雄英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此时他需要考虑一件事,给自己的幼军提供怎么样的武器。
      他的幼军有一万的兵额。
      他已经想好了,如何安排这一万人。
      五人一班,十人一排,百人一连,千人一营,三千人一团。
      一万人就是三个团。
      剩下的一千人是他的近卫军。
      三个团,分别是两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
      至于具体的武器现在还不着急,因为人都还没招够,最起码要等那些人经受过训练,才能给他们发武器吧。
      想是这样想的,但是现在已经让王力等人去修路了,自然是不能等着训练后再使用幼军了,只能边训练边用了。
      朱雄英现在这么急切是因为,他需要编制一本训练纲要。
      以前他是当兵的,那些训练手段他都很熟悉。
      但是要结合古代的战法编制出来这就不容易了。
      朱雄英这些年也是接触过士兵训练的。
      总的来说有这么几部分部分训练:
      明朝士兵的武器训练的主要冷兵器有弓箭刀、剑等。
      冷兵器:
      弓箭的使用应该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对于弓箭的来源,《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里是这样解释的:“弓生于弹”弹即弹弓,所以弓箭是由弹弓所产生的。在火器发明之前,弓箭都是冷兵器中的远距离杀伤武器之最。
      而练弓箭一方面可以提高远距离射击敌人的准确度,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士兵的臂力,但是不管是神枪手还是神箭手都是需要大量时间的训练的。
      刀是古代的冷兵器之一,是一种单面长刃的短兵器,也是古代步兵的主要作战兵器之一。在刀的各种类之中,环首刀是最具有杀伤力的近身冷兵器,主要被使用在我国的两汉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长刀是骑兵作战的主要工具,后来到了宋明时期,短刀则成为了主要作战工具。士兵训练刀的使用,很容易提高自身作战能力以及身手的敏捷程度。
      剑也是古代士兵常练的一种冷兵器,剑也有长剑与短剑之分。在春秋战国与两汉时,剑是主要的作战工具之一,到了东汉时,剑的实际意义从作战转到了装饰。
      火器操练:
      唐代时应炼丹而偶然获得的火药,被广泛应用于战争后,催发了火器的产生和应用。
      宋代时就已经有了大炮和突火枪的出现。
      在大明朝时出现了以火器为主要作战工具的神机营。神机营里士兵的主要训练项目就是使用火器作战,神机营里的步兵全部配有火器,还兼有炮兵和骑兵。
      体力训练:
      古代士兵日常的体力训,为的就是提高士兵作战时的耐力,减少疲劳感。士兵的体力训练主要是负重训练和摔跤训练。
      因为士兵作战时要身穿甲胄佩戴武器,这时的负重训练就显得格外重要。
      宋朝的甲胄步兵的平均负重就要达到32公斤,所以日常的负重训练并不可少。
      在古代的武举考试中,射箭、马枪、负重、摔跤等都是主要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这几种训练项目在世人判断一个人的战斗力中有多么大的作用。
      队列阵法:
      在冷兵器起主导作用的作战时代,则需要通过阵法来突出作战力量,而不同的阵法有不同的作用。但总的来说,在战争中要实现协同作战与统一指挥,阵法就是实现这个的主力军。
      古代作战的基本阵法队形主要有方阵、圆阵、数阵、雁形阵和疏阵等,在古代士兵的训练中,排演训练队形阵法则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在日常训练中加强对队列阵法的训练,在真正的作战中才能团结协作,接收统一的指挥。
      古代作战对耐力的需求大:在古代的战场中,作战时间是一个不能保证的因素,少则几个时辰,多则几年,虽然实际上两军交战时间可能不长,重点是在于前期的训练与准备,这种时候士兵是很辛苦的,又加上在封建社会早期的冷兵器时代,作战兵器的战斗力普遍不高,这时候长时间作战就是不可避免的。
      而耐力训练的好处就是增强士兵的体质,提高士兵对抗疲劳的能力,防止过度疲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的战场中,对士兵的耐力需求更大。
      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中,因为时势的不同,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兵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一直都有闲时为兵,忙时为农的农兵结合兵制,例如武则天时期的团结兵制、宋代的农兵制和募兵制等。
      这样的兵制有两个不利因素。
      首先训练有间歇性,仅仅在一段时间(当兵的时候)得到训练,训练有时效性,不利于训练成果的巩固。其次是募兵制招募的大都是流民与老弱残兵,士兵素质不能保证。
      而力量训练都是要在一定的耐力训练上进行的,这时候连耐力训练的效果都有一定的时效性,更别说力量训练了。
      所以说由于受古代兵制和士兵素质等因素影响,又加上缺乏合理有效的科学训练方法,为了应对作战需求,耐力训练要比力量训练更有效果。
      现代士兵的训练方法:
      体能训练项目包括立正、稍息、齐步、正步等;俯卧撑、仰卧起坐,百米跑,以前是5公里;辅助训练,包括蛙跳和单腿深蹲等;打军体拳;单兵战术训练;防护训练;实战演练等。
      体能训练有哪些项目,具体如下:训练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体能训练占比很高,新兵都需要经过军人队列的动作训练,和我们看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一样,当兵的基本日程练习就有:立正、齐步、跑步、正步、步法变换、敬礼、蹲下、做下、起立等。这些练习虽然基本,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日常训练。
      真正意义上的体能训练,除了上面提到的,还包括组合体能练习项目、单双杆训练等;单兵战术训练,也可以划分到体能训练当中,具体包括:卧倒、起立、匍匐前进、滚进等。此外,士兵还需要经过轻武器射击和手榴弹投掷的训练,在某种程度上看,也是体能训练的一种。
      明朝军队主要兵器有:枪矛、盾牌、弓箭、弩,刀、剑、投石机,神火飞鸦等早期火箭、火铳、红衣大炮

第8章 疑问,幼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