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只带来云片糕!”
壮汉立马将伞朝天举了几下,不知从哪里冒出两位穿着同样汗衫,肌肉发达,皮肤油亮,剃着光头的小伙子,一人跑前打通关口,另一人贴身护着他,大家很快出了码头。
沿街巡逻宪兵见了这拨人无不点头哈腰,极尽殷勤,没人注意夹在中间的周永祥。一行人直奔马路对面的“龙记茶社”,早在等候的伙计见到来客,一路小跑引入后院包房。
周永祥与来人对上暗号。
“同志,辛苦了!我是龙生堂掌柜谢德义,人称二当家,您叫我小谢就好,在这里稍作休息,晚饭后北面‘兔子张会接您去解放区。”一位中年男子向周介绍。
“兔子张”周早有所闻,他是青岛地下组织红石崖海上运输队队长张善明的“代号”,张所领导的地下航线,常年往返于根据地与岛城之间,其神出鬼没的行走路线,令海上巡逻队大为头疼,江湖上多年盛传他的神奇故事。
龙生堂在青岛不是叱咤风云的老牌帮会,但在小港码头可谓呼风唤雨说一不二。经过数十年苦心经营,牢牢控制稳定的地盘,其他帮会很难插足。
堂内几十号弟兄特别钦佩二当家谢德义,这倒不是因为他打了一手好拳,而是关键时刻表现出的驾驭能力无人匹及。
谢德义个性鲜明,仗义执言,为帮会捞了不少好处,其真实身份无人知晓,青岛社工部也不轻易动用这条内线。
龙生堂老大龙守业颇有来头,大户人家出身,读过五年私塾,写了一笔好字,要不是十岁时父亲为了一船橡胶生意与海霸火并,家境败落,他早从海外学成归国,实现律师的梦想。
龙守业极其讲究“帮规”,凡评判堂里大小冲突,都会翻出沿袭数年的条律,说出个子丑寅卯。有人说他治理帮会保守古板,像是管理军队,他有他的道理:自古帮会不战自败多疏于瘴气,失于调理。
龙老大每天醒来三件事:品茶、练字、把玩手串。
二掌柜谢德义入行五年来,一直对老大尊重有加。龙也从未怀疑过他身份,这些年龙生堂一直偷偷地与解放区做生意,药品、粮食、布匹,只要有利可图,他放任二当家自由发挥。谢虽屡建战功,却从不居功自傲,龙守业看中他的正是这一点。如今进入古稀之年的龙守业回忆自己过人之处,最欣慰的莫过于对谢的重用。
龙守业听谢说周老板在上海做的是大生意,今晚提前在春和楼预定了酒宴,准备隆重为周洗尘接风,顺便结交这位商场兄弟。然而周永祥一再抱掌谢绝,只让他吩咐手下煮了碗热面。
月上树梢,万籁俱静。亥时左右,红石崖海上运输线张善明在“龙记茶社”墙外轻击了几下手掌,周永祥紧跟二当家出了大门。
周与张对上暗号,沿着院外海堤一路向北,奔往四里外的渔村。等候那里的十多条舢板,听到张清脆的口哨声快速围到岸边,周登船后,舢板伞状般滑出水面。
小船挂着油灯,像出海的渔民诱捕鱿鱼,打着转向解放区进发,这种弧线航行方式,主要为了麻痹巡逻队。
周永祥扮成渔夫藏于船舱里,两小时后安全抵达根据地。
正在煤油灯下翻阅军事书籍的宋子成听警卫员报告客人到了!赶紧披件军衣出门迎接。
“警卫员烧壶水,再去检查下西边厢房,让我们的客人好好洗个澡。”
宋边说边上前握紧周永祥的手,大力摇动着对方,周热血澎湃,一路的艰辛顿时烟消云散。俩人如久别重逢的战友不知不觉地聊到天明,中心内容加快重建青岛铁路地下组织。
“瞧,都忘了你是远道而来,我这洗澡水算白煮了。热水瓶里还有些开水,您拎过去将就着擦把脸早点休息,上午还要见见社会部的衣吉民同志,他是老地下了,对青岛情况比我熟悉。”
“打个盹就可以,你也去睡一会儿。”周永祥拎起藤皮箱对宋子成说。
第3章 布局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