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6章 赤子之心[1/2页]

逍遥小衙内 山水第一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顾爱农五旬的人了,这抓阄的心性起来,居然就抑制不住。
      当下做了两个纸团,放到袖筒里晃了晃,又伸了伸胳膊,伸手进去摸了一个纸团出来,展开一看,是‘尖。
      顾爱农抓阄到‘尖,正要提笔点下去,忽然想到,自己看过的其余卷子里,‘圈是一个没有,而‘尖才有区区不到五个。
      大意了啊。顾爱农思索一下,摇头一笑,便宜你小子了,于是提笔,圈了下去。
      这一圈下去,在顾爱农阅过的卷子里,就成了头一名。他虽然不喜这篇文章结尾拍皇帝马屁居然拍的文采飞扬,奈何这文章的治国理念深深地合了他的心意,再加上殿试阅卷中一些不成文的规矩,最终被取为头名。
      什么样的不成文的规矩呢?待八名阅卷大臣将所有的文章阅完,就要开始总核名次,由首席阅卷官,也就是顾次辅专司其事。但是前三名即一甲的试卷必须是八个“圈”,稍逊者为二甲。如果试卷中“圈”、“尖”、“点”间杂,即为三甲;有“直”的便排在三甲之后了。
      可是这顾次辅呢,评了不到五个‘尖,一个‘圈也没有,这就是打破那不成文的规矩了。
      依照惯例,前三名必须是八个圈,顾次辅作为排名首位的阅卷大臣,一个‘圈也没有,这前三名怎么评出来?
      可是这时候再返回去改,也不合规矩了,因为这阅卷啊,是在文华殿一个长案上,八名阅卷大臣一字排开,由收管官把卷箱取来开封,将试卷取出打开,一卷一卷地分送到阅卷官面前。
      每位阅卷官收完试卷后,即开始阅卷。每看完一份,便在试卷上写下自己的姓氏不写名字,同时写上优劣符号。待把自己分到的试卷阅毕,再阅评他人看过的试卷。这样逐一轮流传看,每位阅卷官都能看到每名考生的试卷,均写出优劣评语。这种阅卷方法,旧时称为“转桌”。
      顾次辅因为沉浸在辛清纯的文章中纠结,你想啊,辛清纯的文章如此符合他的政治理念,因为拍了几句皇帝的马屁,他都不想给‘圈,那么那些不太符合他的政治理念的卷子,他又如何能看得上。
      这是因为辛清纯的文章在他眼里先入为主了。
      如此一来,沾光的是谁?是三棵树雅居里参加了顾爱农执政理念及其文学作品研讨会的一众学子。
      这些人,像段无涯等理解的深刻的几人,在顾次辅的笔下,圈的是‘尖,仅次于‘圈。其余人凡是参加了研讨会的,也没有低于‘点的。
      事已至此,也没办法了,顾次辅宦海沉浮几十年,早就做到处变不惊。规矩是不成文的规矩,打破了一次又如何?
      待评定检核完毕,接下来该如何?
      要将前十名晋呈皇帝钦定名次,前三名为一甲即状元、榜眼、探花,第四名为二甲传胪,后六名没有特殊称呼,与再后面的六十人同为二甲进士出身。
      本次殿试取士三百名,那就是一甲进士及第三名,二甲进士出身六十七名,三甲同进士出身二百三十名。
      皇帝评定发下后,再把其余的试卷依照名次列出正式写榜。榜用黄纸裱成两层,称为“金榜”,写毕,加盖“皇帝之宝

第156章 赤子之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