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5章 大权在握[2/2页]

气吞万里 石清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除了解决这些内忧之外,刘义符还要考虑即将到来的与北魏的战争,虽然此时大多的朝臣都觉得北魏不可能趁机南下。但是刘义符作为后世穿越者可是清楚知道拓跋嗣必定会南下。
      自己必须做好战争准备虽然已经不记得拓跋嗣南下的具体日期,但是按照历史上胡人南下的策略一般都是在秋冬季节,那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胡人之所以选择秋冬季节南下是因为他们需要掳掠粮食人口同时在那时天气凉爽战马也养好了膘,正所谓“匈奴草黄马正肥”嘛。
      再说了北魏除了拓跋嗣之外还有一人让自己极为忌惮,那就是拓跋嗣之子拓跋焘。拓跋焘小名佛狸,他是北魏历史上一位不世出的军事天才,特别善于使用骑兵。
      整个北方就是在他手里实现了统一并且在之后的数十年里与自己那位三弟刘义隆可是相爱相杀。自己这位三弟虽然治国有术,但是军事才能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最终被拓跋焘打了一个“元嘉草草”。
      北魏之所以在这几年里表现的如此老实不过是因为之前被刘裕用“却月阵”给打痛了,他们就像一头贪婪的恶狼对于刘宋的富庶早就垂涎欲滴。
      自从刘义符得知出使北魏的使者被扣押没有回来之后,他就知道需要做好战争准备了,扣押使者可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表明拓跋嗣已经准备翻脸了。
      因此刘义符知道之后马上下诏给与北魏接壤的青州刺史王仲德、兖州刺史徐琰、司州刺史刘义隆命他们加强戒备整固城防同时派人前往北方刺探军情。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又命檀道济疏浚运河河道以便于运输,徐州刺史竺夔在彭城(江苏徐州)建立军仓囤积粮草。又命护军将军朱龄石训练禁军做好出征的准备。
      后来刘义符又有些担心刘义隆年轻无法处置军务,下令将刘义隆从司州调往豫州与王镇恶交换了防区,这样以来刘义隆便到了二线,王镇恶坐镇洛阳。
      相比之下刘义符还是更加信任王镇恶,不管是他的军事能力还是其他,毕竟刘义隆除了年轻之外还有多疑的毛病。
      除了这些军事部署之外,刘义符每天还要处理朝政,这就是他集权到自己手里的苦恼。再加上这个时代的官员们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上的表文一个个引经据典看的自己头疼。
      这让他响起后世看过的一个小故事,明太祖朱元璋因为批奏折嫌弃大臣之乎者也而打大臣板子,现在自己明白了他的苦楚但是自己却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可以为所欲为。
      说到底这个时代的皇帝权力远没有明清时代皇帝的权力那么大,最明显的就是高品级的大臣们前来议事是不用站着的,他们是“坐而论道”。
      但是刘义符却不可能将政治制度完全照搬明清,因为领先一步是天才,领先两步就是疯子了。自己只能根据这个时代的特征将隋唐的制度改良一番搬过来。

第105章 大权在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