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便明白了刘宇亮的来历,李信想了想才明白张俊,不就是那个被宋高宗赵构认为是“志大才疏”的宰相嘛。
历史上这位宰相虽然是南宋朝廷里著名的主战派,但是他的军事才能却让人不忍直视。赵构用他负责西北战事,结果他将南宋的西军葬送一空,导致整个陕西都沦陷到金国手里。
宋孝宗这个赵构的“大孝子”难得不听赵构的话一次,用了这位当宰相,结果宋军北伐又一败涂地让宋孝宗丢尽了面子。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个人心眼极小,西军将领曲端是当时少有的能击败金军的将领,结果就因为与张浚不和,被他找理由给杀掉了。
李信没想到有人居然以这个张浚为偶像,不由有些撇嘴,其实这就是他的思想与古代文官思想的差别了。在李信这样的现代人看来张浚是猪队友,杀自己一方的武将。
而在那些文臣看来这张浚是出将入相,是难得的人才,至于杀武将在他们看来根本不是问题,杀一介武夫而已,有啥问题。
“大海,你派人与刘宇亮接触一下,看他对咱们登莱什么态度。若是能用银子说话的话都好说,若是不行就早作准备。”
“遵命!”
“还有就是我之前让你派人前往陕西与南直隶与高迎祥、李自成等人接触有回音了么?”
“有了。他们表示对咱们在各地的商行不会侵犯,而咱们的商行也会替他们将抢掠的物资转换为他们需要的粮食、甲胄、兵器等。”
“好!你记住这件事负责的人与你都保持单线联系,不要把消息泄露出去。”
“遵命!”
等卢大海离开之后,李信坐在椅子上一边闭目养神,一边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办。自从击败多尔衮、阿济格入边的清军之后,李信便开始着手布置棋子。
毕竟崇祯对自己的猜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也就是忌惮自己的实力,崇祯才没有直接派锦衣卫来抓自己。所以李信便开始时刻准备着与崇祯翻脸。
因为这个时空自己的存在,导致清军几次入边都严重受挫,崇祯有余力对付流寇,若是自己不资助那些流寇的话,等崇祯剿灭了流寇恐怕就会对自己下手。
李信有自信若是自己起事的话整个山东可以传檄而定,而北直隶也没有能挡住自己的兵马,但是若真的那样的话,恐怕得利最大的就是皇太极。
到时候自己控制山东与北直隶,西北则是洪承畴的三边明军与宣大明军,河南则是杨嗣昌带领的其他明军,再加上南方的明军恐怕会发生大混战。
如果真发生了这一切的话,无疑对皇太极的满清是最有利的,所以李信通过资助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等人来牵制其他的明军势力。
等自己发展到一定程度出兵灭了满清收复了辽东,再从容应对流寇与其他明军势力,这对李信来说才是最适合他的战略局面。
但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知道下一步局势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李信只能听天由命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首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