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关于打仗,张绣在这个时代水平其实很一般,无非就是历史外挂,能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
      可是关于经商,张绣自信,在这个时代,没有哪个商人的理念能跟得上他。
      新书的经销只是一个开始,等到天下统一了,肯定还有许多新的商品。
      经过反复磋商与权衡,新书的经销总共确定了十家,对他们经销的范围进行了限制,对于价格,限制了最低价、最高价,不管以什么价格销售出去,国库中所要抽取的都是两成利润。
      很显然,卖的越高,客商得到的利润就越大。
      限制最高价,就是为了让寒门子弟也能够买得起书。
      而其他地方的客商,想要经销新书,不能从洛阳直接来购买,而要向这十家客商进行购买。
      他们打算在哪里销售,就要购买哪里经销商的书。
      可以想象,这十家将来肯定是获利最多的,每一家都会赚的钵满盆满。
      荆州的黄家、庞家、马家、蒯家、蔡家是这十家中的,其他的五家只是为了平衡这几家,不能让他们做的太大。
      将来新的产品出来了,这十家肯定没有经销权。
      张绣给其他的世家和客商也都留了一个些机会,那就是他们若是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书籍,那所提供的这本书籍得经销权就给他们。
      现在国库中没有多少藏书,书籍都在民间,让他们平白无故的拿出来,肯定会不愿意,因此,要给一些甜头。
      这些消息传出之后,首先,北方的客商拉着一车又车的粮食、盐铁等东西,向南方跑,他们不光要买书,很多是想买下某些郡县新书的经销权,因为他们都能看到,新书绝对能够取代旧书,将来人人都会看新书,对于那些世家来说,谁还能不买上个几百本上千本?这生意绝对不会差。
      而那些实力不够,买不到经销权,但是家中有藏书的,拉着一车又一车的竹简,赶紧往洛阳跑。
      这一本书如果印刷出来,你们谁想要,就得在我家来买啊!
      张绣在洛阳专门建了一个大仓库,将收到的竹简存放在里面。
      这东西现在似乎不值钱了,可那是古董,越往后越值钱,将来一定建个博物馆,存起来,不光是后世子孙的,更是国家的财富。
      在这个时期,同一种书有不同的版本,一家的收藏和一家的不一样,张绣没有做任何修改,就要原版的,而且谁提供,就注明是谁整编。
      这一下,有藏书的人家更加踊跃了,这就叫名垂青史啊!
      曹操和袁绍刚开始看到世家和客商把一车一车的粮食拉向北方,马上派人制止。
      因为现在各处都是保护客商,不能大张旗鼓的直接派兵拿回来,而是让一些官员私下里去阻挡。
      可是后来,新书的诱惑力太大了,那些官员都爱不释手,谁还愿意去挡?
      当曹操得到几本新书之后,一下子入迷了。
      后来,经过陈群、程昱等人的解释之后,觉得没有必要挡。
      世家、客商的那些粮食,反正都不是国库的,人家该交的税收都交了,你还能去派兵抢吗?
      而且新书购买来之后

第339章 进位汉王[1/2页]